[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以人民大众为重心的艺术类信息门户网站!
大众艺术网非遗频道
所在位置: 首页 > 非遗 > 详情
天府好水润天府|灌区儿女都江堰景区亮非遗“绝活”
发布于:2025-04-05 22:32 编辑: 来源:大众艺术网

天府好水润天府|灌区儿女都江堰景区亮非遗“绝活”

清明时节放水来,灌区儿女乐开怀。4月5日上午,“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文化旅游展演推广活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宝瓶口溢洪道举办。据了解,“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由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都江堰市等灌区区(市)县共同发起成立,旨在完善都江堰大灌区游客互通和集散功能,实现游客在大灌区的快速流动,从而促进大灌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清明放水节在我们四川人心目中有举重轻重的位置,今天我和家人专程从南充赶来游览都江堰景区,很幸运偶遇了这场全面展现都江堰大灌区风貌的文化展演。”上午8时,游客陆续坐满了观众席,南充游客邓燕兴奋地对记者说。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精心编排的情景剧《生生不息》拉开了此次展演的帷幕。该剧从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犀说起,讲述了水利工程师意外穿越到公元前 256 年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现场,与李二郎相识,并与之回到现代的故事。

整个演出内容丰富、气势恢宏,川剧变脸、功夫茶秀壶等非遗纷纷在剧中呈现,表现了天府粮仓的殷实繁华与灌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尤其是千年不遇洪峰过境都江堰的场景,让在场观众领略了古人智慧与当代科技在水利工程的完美结合。

遂宁市船山区带来的舞蹈《遂州·烟雨》美轮美奂,将九莲州湿地公园的郁郁葱葱、圣莲岛的秀丽风光、观音湖的灵动景致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烟雨朦胧的遂州美景之中。

“我们来自遂宁大英,大英盐卤蕴宝藏,李冰不仅是治水的大英雄,更是采盐的祖师爷!”现场,大英县带来了民俗打击乐《象山花锣鼓》,象山花锣鼓是与生产劳动相伴而生的四川民族民间歌鼓,由“打”“唱”两部分组成,节目唱打交融、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堪称民族文化中最古老的的活态遗存。

夹江县带来了武术表演《夹江武魂》、 射洪市带来了杂技《肩上芭蕾》、井研县带来了舞蹈《研溪印象》、安居区带来了非遗音乐剧《石工号子》……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展现了都江堰大灌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更凸显了当代灌区儿女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蓬勃的发展气象。“很高兴能观看到这么多具有非遗元素的节目,都江堰的水不仅灌溉了万亩良田,还催生了绚丽的水利文化!”邓燕说。

在舞台一侧,身着异国服饰的青年男女正在抓紧做演出前的排练。据了解,此次展演,泰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了带来了泰国舞蹈《金彩盛世》。演员赵小宏(中文名)告诉记者:“泰国舞蹈是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此次表演的舞蹈动作优雅,希望今天的表演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文旅交流。”

女演员许美丽(中文名)告诉记者:“我是第一次来都江堰,感觉这里太美了,山清水秀,中泰两国都有着丰富的文化,两地人民有着浓厚友谊,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能够互相交流!”

当天的展演,都江堰市对口支援的康定市带来的歌舞《康定情歌》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熟悉的歌曲被演绎出了草原的豪迈与雄浑。悠扬的歌声仿佛穿越历史的长河,让现场感受到那份来自古老康定的深情与韵味,以及茶马古道上马帮的铃声和商贾的喧嚣。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大一学生柳静涵说:“同学们正在拍摄一部关于巴蜀文化的纪录片,这次来都江堰简直太有收获了,不仅看到了清明放水的盛况,今天还看到了大灌区丰富多彩的特色表演,很多节目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创作灵感!都江堰景区、灌县古城就是一幅展开的民俗画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清明小长假,都江堰市精心策划准备,推出系列展览展销、演出等“宠客”举措。节日第二天,都江堰旅游市场呈现火爆态势。据市文体旅局统计,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含后山)共接待游客84319人次,融创乐园接待游客7000人次,热雪奇迹接待游客3032人次。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  宋正刚  王银平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