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以人民大众为重心的艺术类信息门户网站!
大众艺术网信息快报频道
所在位置: 首页 > 上新了 > 信息快报 > 详情
因守艺而传承,起承文化携手民生银行信用卡探秘古老非遗文化 解锁非遗,寻美东方
发布于:2020-09-27 12:50 编辑:林美 来源:大众艺术网

在国潮之风生生不息的今天,为了吸引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有探险精神的年轻受众,“稀捍行动”作为起承文化旗下的公益项目,携手民生银行信用卡将非遗工艺结合卡片,探秘古老非遗文化,发现少数民族锦绣中蕴含的东方美。

众多非遗手工艺中,起承文化出于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考量将工艺锁定为少数民族锦绣,在打造强烈民族感和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契合民生银行“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品牌理念。

少数民族锦绣,作为世代传承的民间技艺,不仅是当地百姓对日常生活审美的表达,也是留存下来的民族记忆。

在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的情感诉求下,起承文化选取少数民族锦绣特有的几何感和抽象感,表达对万象更生、万物护佑的期望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出于对民族民俗风情和自然敬畏感的考量,我们从少数民族锦绣中选取羌绣、苗绣、黎锦和壮绣进行解锁,传承东方美学。

锦绣河山 无恙人间

羌绣——双鱼团花

羌族没有文字,羌族手工刺绣便成为这个民族历史的承载。羌民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经过千年历史沉淀,形成古朴斑斓的纹样图案,由世世代代口传心授,寄托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期望与追求。

(羌绣)

双鱼团花中的羊角花和蝴蝶纹为羌绣中最常见的纹样,象征天地平衡,生生不息。画面中的团花呈阴阳鱼的造型分布,寓意喜相逢。阴阳鱼是指太极图中间的部分,在民间广为流传。

(双鱼团花)

图中阴阳互补的花之鱼生生不息运转不停,象征天地自然的动态平衡,突出阴阳两极皆生万物,阴阳轮转间万物生息的创生之意。

黎锦——大力神纹

海南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我们解读黎族文化与历史的密码。黎族没有文字,依靠语言体系世代相传,制作精良的黎锦,在一定意义上也承载了文化传递的功能,古人有“黎锦光辉艳若云”之誉。

(黎锦)

黎族先民以水稻、渔牧为生,人丁则带来富足,因此黎族百姓用人形图案寄托了繁荣昌盛的向往。人形图案还和黎族创世祖先“大力神”有关,相传大力神开辟了天地,英武勇敢,力大无穷。

(大力神)

人形图案作为“大力神”的一种象征,将人文情感抽象化,使黎锦作品充满强烈的艺术性,表达对勇气和智慧的赞美。在大力神的恩泽和庇护下,黎族人在天地间辛勤劳作,生息繁衍,快乐生活。

壮绣——双龙戏八宝纹

壮族刺绣,绣娘将美好愿景寄托于上。

(壮绣)

双龙双凤,龙凤呈祥。双龙戏八宝纹图样,传统的暗八仙围绕灵动的双龙戏珠,绣品两侧的双凤回眸,与双龙呼应成趣,乾坤调和,寓意龙凤呈祥、吉祥如意。鼎联的双狮戏球与底联的春花动静相对,辉映成趣,寓意生生不息、繁荣富强。

(双龙戏八宝纹)

整幅作品动静相生,虚实相映,彰显着壮绣艺术形式无尽的可能性,传递着壮家儿女,朴素而美好的愿景。方寸之间,纵横捭阖,文化的妙处正在于此。

苗绣——鸟语花香

苗绣作为苗族女性日常生活审美的一种表达,她们用细长的线条代表河流,用三角形状代表山峰,用小小的长方形代表桥梁,将一路上的足迹和经历用“以图记事”的方式记录下来。

姬宇鸟

鸟语花香图案来源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所见。相传在黔东南苗区的创世传说里,蝴蝶由枫树而来,和水泡恋爱并产下12枚卵


11卵分别孵化出世间万物,其中一枚始终没有动静,蝴蝶便请了苗家的神鸟——“姬宇鸟”帮忙,才把人类的祖先“姜央”孵化出来。苗族便认为蝴蝶是万物始祖,恭敬地把蝴蝶称为“蝴蝶妈妈”。

(鸟语花香)

蝴蝶与飞鸟,是孕育人类祖先的象征。为生活添上想象的翅膀,一切栩栩如生。


非遗传承 民艺复兴


此次起承文化携手民生银行信用卡立足传统,再现纹样之美。少数民族锦绣,每一线,都是对美好的企盼;民生银行主题信用卡,每一笔,都是对生活的渴望。通过将传统非遗工艺特色结合卡片载体,传承非遗,复兴民艺。

(苗绣)

每张卡片用最新科技还原织绣纹理,消费积分更可化为对当地手艺的直接扶持。当商业成为向善的力量,点点微光也能大放光彩。

手艺人不是我们的终点,让更多人成为守艺人才是。大山里的少数民族锦绣,编织着美好的生活愿景,我们希望和更多人一起守护民族文化,不要让非遗手艺变成遗失在大山里的故事。

(黎锦)

手工艺诞生之初,是为了满足和提高生活品质,技巧本身并没有所谓的“过时”之说,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打磨、进步的过程,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然而,它背后承载的文化、情感、审美内涵,却是我们始终应该传递的。

“TRADITIONOW”起承一词,正是表达了传统立于当代,“给过去一个未来”的信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起承文化联合学术领域梳理手工艺背后的文化共性,沟通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艺术家、科学家资源形成创新平台,整合媒体、企业等社会资源联动传播、扩大手工艺的广泛认知,从而探索传统文化尤其是手工艺时代转化的可能性,让手工艺重回生活。

通过品牌跨界,让非遗文化持续传承,让更多来自深山的自信能被看见。让我们一起,给过去一个未来。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