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韩章云 周燕玲)“博物馆热”正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新时尚,私人博物馆数量倍增,许多民间收藏者从“独乐”逐渐走向“众乐”。中新社记者在国际博物馆日走访多地私人博物馆。
在贵阳,“90后”贵州女孩杨可欣2017年建立了一家陨石科普博物馆。博物馆展出她在新疆工作期间猎得的数百颗陨石;还展出中科院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提供的陨石样品。
“一座适应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既好看又好玩。”杨可欣说,创馆之初就不想把它作为城市的“摆设”,除了对外免费开放外还组织各种科普活动,并邀请一些陨石专家进行讲座。
在杨可欣看来,科普博物馆比阅读任何文献、看任何影像资料都更为直观,这样的平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陨石,也会让更多孩子对外太空产生兴趣和爱好。
据中国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这其中,非国有博物馆异军突起,其小众的藏品、独特的定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贵州凯里,苗绣工艺大师欧东花2014年建立民族服饰博物馆,展出10000余件藏品。目前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收藏苗族工艺品最多、最齐全的私人博物馆。
在河南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执行馆长朱晓辉“专门策划《红色报刊文献展》,将馆里收藏的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报纸、期刊、文献向公众展出。”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是一座由民营资本创建的历史类专题文字博物馆。2012年,朱晓辉和哥哥朱晓杰创办了这座博物馆,其藏品主要以甲骨、简牍、秦汉印玺等为主,坚持免费开放。
位于洛阳幼儿师范学校内的洛阳百年留声博物馆,是一座专门展示影音史料的民营博物馆。张建洛是这座博物馆的创始人,2015年他把自己近四十多年的收藏拿出来与公众分享。
像这样的民营博物馆,中国还有很多。漫步街头巷尾,它们或以某个遗址、某种技艺、某个人物、某段历史为主题,可能规模不大,但方寸之间总能让人从中窥见城市的厚重历史和人间烟火的生动气息。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比2018年增加1亿多人次。中国私人博物馆经营者希望能乘着“博物馆热”的东风,以各种新颖的形式走近更多人。
作为民间收藏爱好者,为何要把自己的收藏公之于众?朱晓辉笑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张建洛表示,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聊藏品背后的故事,是他日常最大的乐趣,“能帮大家回顾历史、了解过去,就是我创办博物馆的价值所在。”
当然,民营博物馆也有自己的难题,专业人员缺乏、场地限制,最难的是资金不足。
朱晓辉说,博物馆主要还是靠哥哥的企业“输血”维持生存。不过,他对未来抱乐观态度,“政府已着手扶持民营博物馆,我们也在和研学、文创相结合,争取早日自己’造血’。”
欧东花的儿子龙永明说,为支撑博物馆运营还开设了销售民族服装和银饰产品的门店。龙永明还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通过图片、短视频等方式,展示馆内的藏品。
张建洛则希望能有影视企业与他的博物馆合作。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一些地方已出台政策支持民营博物馆的发展。例如苏州,对新建、改建、扩建民办博物馆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以上的,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郑州则对利用租赁或自有物业作为非国有博物馆,最高按年租金的45%给予补助,最高补助50万元。
历史文化学者阎铁成认为,民间收藏是文物收藏非常重要的一环,弥补了官方收藏力量不足的缺憾,应该加大对民营博物馆的扶持力度。(完)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