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地区名单。济宁市共有4个地区入选,分别是嘉祥县(鲁西南鼓吹乐之乡)、微山县昭阳街道(端鼓腔之乡)、汶上县(山东梆子之乡)、兖州区(花棍舞之乡)。
“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公共文化品牌项目。评选范围既包括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民俗等传统艺术形式,也包括摄影、合唱、油画、农民画等当代兴起文化艺术形式。“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通过在全省命名一批设施完备、资源丰富、保障有力、发展有序的县、乡、村,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民间文化队伍及民间乡土文化人才,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繁荣广大城乡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嘉祥县(鲁西南鼓吹乐之乡)
鲁西南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流派,嘉祥县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嘉祥涌现出一批著名唢呐演奏家,任同祥、曹瑞启、曹体景等多次出访国外传授技艺,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受到赞扬并合影留念,奠定了鲁西南鼓吹乐在我国音乐艺术界的历史地位。
微山县昭阳街道(端鼓腔之乡)
“端鼓腔”也称“端公腔”,发源于微山县境内微山湖沿湖一带,并在江苏洪泽湖、高邮湖、江西鄱阳湖、山东东平湖等渔民中广泛流传。端鼓腔在昭阳街道有悠久的历史,是微山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唱腔特点十分突出,唱腔结构以板腔反复体为基础,五声音阶的“宫”、“徵”变换的调式结构,演出剧目繁多,曲牌丰富,旋律优美,端鼓腔的表演中保留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及民间风俗,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
汶上县(山东梆子之乡)
汶上县是山东梆子的发源地,“汶上梆子”是山东梆子的前身,它与“曹州梆子”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颇受群众欢迎的“山东梆子”,数百年来,常盛不衰。汶上县近年来以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立足塑造特色民间文化艺术品牌,突出本地特色,突出文化惠民,让山东梆子又重新焕发出新的风采。汶上县山东梆子保护传承中心集研究与表演为一体,是鲁西南地区专业的山东梆子研究传播机构,剧团的演员足迹遍及冀、豫、晋、苏等十多个省市,行程数十万公里,上演古装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300余部,演出30000余场。
兖州区(花棍舞之乡)
“花棍舞”作为中原民间舞蹈的代表之一,自明末清初从发祥地安徽流传至山东兖州,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兖州花棍舞具有珍贵的民间舞蹈价值,深深扎根于民族历史和民间文化土壤,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在形成与流传的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歌舞艺术的营养,同时也以其歌舞语言给予其他民间舞蹈以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由兖州区人民政府牵头,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具体实施,加大对 “兖州花棍舞”进行挖掘、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工作力度。在挖掘、保护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对花棍舞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现代生活,适当加入新的动作和表演套路,在原舞蹈精神韵味的基础上,使舞蹈更具时代特点。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