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以人民大众为重心的艺术类信息门户网站!
大众艺术网信息快报频道
所在位置: 首页 > 上新了 > 信息快报 > 详情
观“冠山文脉赓绵长”书画摄影展随想
发布于:2022-05-23 08:42 编辑:吴莉莉 来源:阳泉晚报

一座山的人文和艺术的意义

——观“冠山文脉赓绵长”书画摄影展随想

阳泉晚报

之 堰

冠山之于平定、之于阳泉,其意义不亚于三山五岳之于中国文化。山的概念,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有特殊情怀的。这种情怀是文化的注入、精神的赋予,是哲学的阐述,更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冠山文脉赓绵长”书画摄影展第一次以“山”的名义,从人文角度生发,为艺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家山”题材的艺术创作,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创作的。

平定有着足以骄傲的历史和文化,元明以来即有“民风清简,好尚文章,科第蝉联”的人文情怀,清代中叶以后,平定“文献名邦”实至名归。书画艺术是平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一个优势,从北魏永平三年(510年)的《安禄交村人造像记》、东魏元象元年(538年)的《红林渡佛龛记》始,历代遗存石刻自北朝直至清代、民国间,俨然一部完整的地域书法史。同时以冠山文脉为基点辐射开来,你会发现,祖居平定和客居平定的“士人”群体的墨迹、题刻,即一部以“断代史”和“名家史”绵延而成的平定书法脉络,我们知道了元代吕思诚、明代的乔宇、清代的傅山、张穆、刘抑之,民国间的孙笥经、孙晋祺、白振祺、王妙如,现当代的唐石清、张金桂、郭兴邦等的冠山书院文化的传承,直至如今,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关于书法的积淀浑厚,绘画的传承,不得不提到山西省立平定师范学校,美术课的设置和师资力量的充实,使美术基础教育浓缩进了平定的人文教育体系中,在20世纪中后期,平定美术创作出了人才和作品。而广布于平定境内的长城、石窟、塔楼、庙宇、关隘、战争遗址、红色资源、民俗风情等,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厚实的沃土。

本次展览,画家贾廷庠《雨过冠山染秋红》就是一幅有着“家山”情怀的出色作品,画家总是十分明确地把对“家山”捕捉的美的感受,在色与墨的灵动间恰到好处地进行营造,色墨处理层层递进,烘托出了秋天的冠山在画家心中的样子。书画家要守文的绘画,早期阶段就得益于名师画家杨祥林,积几十年绘画功底,在年届六十之际外出求师,勇猛精进。《登高图》突破了程式化山水的框子,解构、挪移、错置,构图简洁,在淡墨和石绿的相互映衬下,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温存、安静的“家山”含蓄的一面。整幅作品淡墨线条力道把握有度,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浑然一体。《雪融融》是画家马保元的一件山水力作,尤其在笔墨的构建中,同样体现出了较深的笔墨功底,寓繁于简,整体把控舒放自如,从容不迫。书画家郭九麟是平定美术书法的前辈人物,以篆书创作的自作组诗要义在于一贯的乡情含义的表露。书法家要守文、赵聚敬、子牧以金代赵秉文的《涌云楼雨》七绝为内容,同一首诗,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赋予了这首描绘家山的名篇,不同的意味和笔墨境界。书法家刘文成以帖派为宗,这幅清代傅眉《陂陀石》五言律诗条幅,体现了他取法多元的书法追求。书法家姚问贤在书法创作的同时,专注于对古典诗词的探求,这首行书自作七律诗“高岭有诗春问否,杖黎轻雨暮岚微。馀红湿径空山落,野雉苍松古刹飞。垂首孔颜寻乐处,无心僧侣失先机。人寰已没石舟远,更向林深洗滓衣”读来朗朗上口,书风和诗风相得益彰,于静默处见波澜。同时碑派的书法家霍续军,以一副“横图若此才数尺,远岫疏林亦耐看”行书联,取法近代碑学大家徐生翁,结体奇崛、生拙古辣,别具情趣。女书法家赵君的楷书条幅、书法家赵建文的隶书中堂、穆奉民的行书对联等,都很精确地表现出了各自对书法本体的实践探索。

一个展览的容量不足以承载厚重的冠山文脉,而在当今这大变革的新时代,相信平定书法和绘画创作群体,会秉持赓续冠山文脉的责任,绵延着地域文化的薪火。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