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以人民大众为重心的艺术类信息门户网站!
大众艺术网教育文学频道
所在位置: 首页 > 上新了 > 教育文学 > 详情
中小学生七七事变手抄报内容素材(七七事变手抄报文字内容)
发布于:2022-07-05 22:32 编辑:吴莉莉 来源:大众艺术网

中小学生七七事变手抄报内容素材(七七事变手抄报文字内容)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

2022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85周年纪念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事件经过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

演习地带传来枪声,日军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图为走失士兵志村菊次郎)

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

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排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的日军见暂时很难占领卢沟桥,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

日军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图为日军代表寺平大尉为交涉事由被守军用绳子拉着在宛平城墙上下)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

“现地谈判”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到1937年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为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寻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7月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

第29军军长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图为29军官兵在北平城高呼抗日口号)

7月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

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第38师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斩获颇众,但遭日机的猛烈轰炸,伤亡亦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妄图侵占北平,遭到中国军队的殊死抵抗,这一事件史称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讲座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图片讲述七七事变的历史背景,再现七七事变的全过程,展现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等爱国将领和前方战士面对入侵的强敌,英勇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节。

历史不仅关乎过去,更是关乎现在和未来。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重申和平与正义的价值,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血染的历史教训何其深刻: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自当理直气壮地谴责一切否认历史的言行,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历史中凝聚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七七事变,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曾有屈辱,更要奋争。因为品尝苦难,只为了向着辉煌再度出发。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