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以人民大众为重心的艺术类信息门户网站!
大众艺术网教育文学频道
所在位置: 首页 > 上新了 > 教育文学 > 详情
哪种学生老师会去家访(中小学老师家访会挑什么家庭呢)
发布于:2022-07-07 11:05 编辑:张倩倩 来源:大众艺术网

哪种学生老师会去家访(中小学老师家访会挑什么家庭呢)

大众艺术网:老师一般分为两种:第一是很负责任的,第二是只求升学率的,老师家访也就分了两种家庭情况,具体如下。第一种老师,一般会去家访两种学生:学习处在中下游的但是他认为有很大上升空间的,学习处在中上游但是有些小毛病需要改正的

第二种老师: 一般会去拜访学习尖子,敦促他们的家长,不让他们放松下滑。第一种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掉陋习,让他们学习进步,第二种这是为了维持现况,让班里的学习尖子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

教师家访一般来说会选择代表性强的,比如去了他家,相当于一小部分学生的家里,那就先去他家,能知道一些孩子的想法,从而调整自己的管理或教学方式,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其次会挑选最近学习上有一定问题的,需要让家长了解和共同努力的。

老师开展家访的两个目的。1是针对学生当事人的特点,长处,短处,每科成绩的知识点的缺陷等和家长交流,沟通,并制定接下来的学习计划或是复习计划;2是学生当事人有可能在家长面前表现很乖、在家长眼中是好学生,但是在老师看来那都是表面现象,老师来给家长交个底,直白点就是把自己责任甩脱…

家访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对于优秀教师来说,他之所以决定对某个学生家访,首先不是因为这个学生没交作业或与同学打架了,而是因为这个学生可能需要教育者的特别关怀:比如他是下岗职工的子女,或者他生病在家已经好几天了,等等。当教师叩开学生家门时,面对突然到来的老师,学生及其家长所感受到的将是一种别样的温馨,而这种温馨是电话无法传递的。

家访有利于教师和家长的心灵沟通。坐在学生家里同其父母促膝而谈,比起在电话里三言两语地对话,二者的心理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面对面的心灵交流,而后者只是例行公事般的情况通报。都说学校教育需要家庭配合,然而在我看来,这种配合不只是让家长每天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更多是设法使家长从感情上贴近学校,从心灵深处理解教师。离开了家访,这一切显然是很难达到的。

家访能更加真实地了解孩子在家的“另一面”。一般来说,孩子在学校更加注重“面子”,因而对某些不良行为习惯会有意识收敛,可是在家就要“放松”得多。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可能积极争取公务劳动,可在家也许连扫帚倒了都不扶。如果教师直接走进孩子的家庭,将会全方位了解孩子。我一般家访都要去孩子的房间看看是否整洁。如果整洁,我会问是孩子自己收拾的,还是父母帮着收拾的。而家访时的所见所闻都会成为我的教育素材。

家访本身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教师家访时,学生自然而然表现出的言行就是他的生活习惯、礼貌修养等素质的呈现。比如,面对到访的老师,学生是否主动上前迎接?是否主动给老师介绍家庭成员?老师离开时是否主动送到门口……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做得很好,但即使做不好,也是教师最有效的教育契机和最真实的教育情景。离开了家访,就很难有这样的教育资源。

家访能让教师切身感受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就自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摇篮”。了解家长的文化修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等,将有助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进而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