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以人民大众为重心的艺术类信息门户网站!
大众艺术网信息快报频道
所在位置: 首页 > 上新了 > 信息快报 > 详情
古意深浓尤可贵 传承经典我独尊
发布于:2022-12-07 14:38 编辑:吴莉莉 来源:大众艺术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杨德孝书法鉴赏

南宋.陈槱《负暄野录》石湖云: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惟得字画,全不见其笔法神气,终难精进。清.梁巘《平书贴》中又云: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

类似以上论断还有很多,就是阐明一个道理,书画不法古,难有精进出新,尤其书法,若无古意难称其为书,当今所谓炒作型大家,随性而挥,美其名曰创新,其实是対真正经典的传统书法文化的玷污和不尊重,笔者斗胆而言,真正把传统书艺精髓作为毕生追求并发扬光大的书家是不多的。

杨德孝,笔名杨烜,号古灵轩主人。甘肃兰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书法院院士、理事、常务理事、副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华夏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复兴之基课题研究组织委员会书画艺术学术带头人、书画艺术导师、终身高级顾问,书法艺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国画院原副院长,天水市武术协会原副主席。幼蒙家教,颇好笔翰,习武礼佛,宗法先秦汉魏之摩崖石刻、碑刻及馆阁诸体,尤以《石门颂》、《石门铭》书风见长,多年来为著名宝刹寺庙题写牌匾,书风崇尚古意、追求拙朴率真,回归自然之意境。

任何书体都是线条的组合,书法三美中以线条美为首。线条美是书法给人的第一印象,然后才究其它,线条美讲究的是用笔的娴熟与法度的掌控,点画要有质感,有份量,笔画圆润饱满;线条要有力度,有神采等。有质感的点画,其意味风韵浑厚含蓄、朴实无华,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美。其次是结构美:汉字的结构犹如优美的建筑,有美学的因素。单个的汉字需要巧妙的搭配,完美的组合可以表现不同的姿态,使之神态万千。线条的丰腴与峭廋,大与小,长与短,宽与窄,这些结构搭配,要合乎自然美的法则,才能呈现完美的神态;还有就是章法美:一幅作品的好与坏除了点画精美,完美的结构,还需要有完美的章法,是字与字,行与行以及整幅字之间的完美组合,又符合自然美的法则,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譬如大书家郑板桥其书法特点:如乱石铺街,布局上上下下,东倒西歪,宽的更宽,斜的更斜,但整体布局大小错落有致,点画顾盼生姿,字与字之间逐势瞻顾,行与行之间相映成趣,使作品血脉相连,气势贯通,呼应自然,美不胜收。意境美:意境之美,是书法绘画之精神最高境界,是艺术的灵魂。意境美是一种更深刻的艺术之美,艺术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使书法具有生命体并渗透作者的丰富情感。之所以做以上书法三美的论述,只想说明看杨德孝老师作品,以上三美都有极好展现,这对于一个书家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纵观杨老师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古意深浓,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因为那可是一切来自真的东西,即真传承、真功夫、真实力,所谓真,是艺术作品中饱含了“真生命、真性情和真知灼见”。中国书法的生与死,并不在于你用了何种书体、何种材料、何种书写形式,而在于它有无契合人类的共同审美和共同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就是在你作品的影子中,能否看见前贤的韵味,是来自正统还是野路子。之所以说这些,是看了杨老师作品,仿佛在和前人有一段穿越时空的交流,他的作品没有浮躁,没有造作,完全有脱胎于先贤们的韵道,点画挥洒之间完全带有难能可贵的“古味”,这恰恰是大多数书家终其一生也难达到的境界,只要稍对对书法艺术史有所了解的都会有同感,这没有丝毫夸张。

 "字如其人"这一观点是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提出的,他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在他之前更早的杨雄说过,"书,心画也"。杨老师的作品一如他的做人,正路中沉稳前行,法古中革新自己,他说:书法艺术应不走偏、不浮躁,要脚踏实地走正路,这祥才是对先贤的敬畏,也是为子孙后代负责……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艺术家应有的责任与品格,是金子终会发光,相信杨老师的对艺术“正路”的理解与选择是正确的,历史将会证明出糟粕与精华。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