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作文500字
篇一:故乡的桥
“桥”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如<<水经柱>>里提到的“旅人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随处见到桥。如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桥已经成为了社会交通领域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原本只能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友好往来;一座座桥就像一道道彩虹,装点着我们美好的生活的故乡也有一座家喻户晓的桥。那就是座落在龙山脚下辽河之上的斜拉桥。那是故乡一道绚烂的风景线。
它全长160米,跨径85米和75米,桥宽25米,桥面以上425米,桥面以下至基础面14米。它使交通便利了许多,也使两岸渴望不可即的人们互相沟通。它的中间没有一道拱,就像一根线搭在两岸。这座斜拉桥看起来十分坚固。主桥为双索面独塔斜拉桥,塔梁墩固结,斜拉桥索的空间形状为平面型双索面,索面形状为竖琴型。斜拉桥四周环境和谐。前面是音乐喷泉与魁星楼,后面是耸立的高楼大厦,侧面有绿树如茵的龙首山,脚下是辽河之水。平时水闸是防洪抗灾,而夜晚还可以看到桥下水闸被包装的如此完美,有五彩缤纷的颜色,两岸还有一排排如树一样的灯柱,看上去灯火辉煌,勾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雨中斜拉桥也是那样理直气壮地耸立着,绝不会有一丝退缩,天晴之后,它两边的斜拉桥索仿佛像彩虹一样。
我喜欢桥,更喜欢家乡的桥,它总是默默地为人类奉献,默默地承载着车辆及行人的重量,它为人民搭建了沟通的渠道,它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桥,一个伟字眼!
篇二: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篇三:家乡的桥
我的家乡是江城——武汉,武汉的桥特别多,出去玩不经过几座桥才怪呢!
武汉的桥千姿百态,有的是斜拉桥,像一把竖琴;有的是梁式桥,如一条毛毛虫在大江上趴着睡觉;有的是悬索桥,像巨人用手臂吊着一块水泥板。
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最著名的桥。晚上经过桥底,灯光连接在一起,宛如一条亮晶晶的彩带,在黑夜里闪闪发光。在它脚底,我们显得很渺小。
大桥两头各有两个桥头堡,犹如四个巨人撑着长江大桥,让天堑变通途。桥头堡有直上直下的电梯。当我乘着电梯登上桥面的时候,我看见护栏上还有一些花、鸟、虫、鱼等动物和植物的图案,栩栩如生。
平时,我们都到武汉长江大桥下面的江滩上玩,那里成了我和朋友的嬉戏之地。我们在那里踹水,比跑步,怕单杠,擂肥,玩的不亦乐乎,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晴川桥的造型如一座彩虹挂在半空。传说桥头两边有宝藏,但没人敢去挖。我想去,可别人又不让,我意识到这只是个传说。
军山长江大桥是高速公路经过的桥。它的主桥墩是“H”形的,好似一个巨大的花瓶,中间穿过一束美丽的鲜花。
精美国画护栏的武汉长江大桥,钻石型结构的白沙洲长江大桥,“H”型花瓶般的军山长江大桥,巨型竖琴一样的阳逻长江大桥,彩虹乍现的晴川桥,飞雁展翅般的江汉五桥……真的是一桥一景。
我爱武汉,更爱武汉的桥,最爱武汉长江大桥!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