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以人民大众为重心的艺术类信息门户网站!
大众艺术网各地文艺频道
所在位置: 首页 > 上新了 > 各地文艺 > 详情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联多元文艺志愿服务模式激活惠民新动能
发布于:2024-12-18 11:06 编辑:吴莉莉 来源:大众艺术网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联多元文艺志愿服务模式激活惠民新动能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联充分整合区内丰富的文艺资源,以文艺志愿服务站为载体,集结各领域的文艺家协会团体,逐步构建起一套成熟且独具特色的运作体系,通过不断尝试与优化,创新推出点餐式、育种式、移动式、联动式等多元模式,持续为文艺志愿服务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繁荣奠定了坚实根基,书写着文艺志愿服务的绚丽篇章。

一、点餐式服务:精准定位需求,满足文艺期望

宣化区文联先后成立了以燕云行文艺志愿服务站为主的6个“艺站”,确立了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并以此作为文艺枢纽,连接着广大群众的文化诉求,对接各文艺家协会团体的专业力量。群众成为文艺的“点餐者”,能够便捷地表达自己对文艺活动的期望与需求。无论是想看一场传统戏曲表演,还是参与现代舞蹈培训,或是聆听一场诗歌朗诵会,文艺志愿服务团队都会依据这些“订单”,精心策划并组织相应活动。这一模式打破了以往文化供给的单向性,实现了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让宣化区文联组织开展的每一场文艺活动都能深入群众心中。今年以来,宣化区文联共接收到“群众文艺订单”46项,涉及文艺培训、演出等各个方面,均照单完成,群众满意度达100%。

二、育种式服务:播撒文艺种子,壮大基层力量

宣化区文联充分发挥各文艺协会的专业优势,挖掘和培育基层文艺骨干与人才。各协会文艺家们通过举办讲座、工作坊、一对一辅导等形式,将文艺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有潜力、有热情的社区、乡村中文艺骨干。这些被培育出的“种子选手”,如同星星之火,将文艺的火种播撒到更广泛的群众中,通过在社区、乡村组织小型文艺活动,带动身边的人参与文艺创作与表演,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文化传播效应,逐步提升了全区整体的文艺水平。今年以来,共有716名基层文艺骨干受到不同程度的文艺专业培育。

三、移动式服务:文艺服务上门,贴近百姓生活

在“艺站”开展传统集中式服务的基础上,宣化区各文艺志愿服务团队走出固定场所,深入到各个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有需要的地方,将文艺课堂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在街头巷尾开展小型音乐会,在田间地头进行绘画教学,在校园里举办文学创作分享会。通过移动式的服务模式,让全区更多因时间、距离等因素无法参与常规文化活动的群众,能够便捷地享受到文艺志愿服务带来的文化滋养,使文艺真正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以来,共开展移动式文艺服务29场次,受众达3万余人次。

四、联动式服务:协会携手合作,共筑文艺盛景

在“艺站”的管理工作中,宣化区文联积极探索轮值式文艺志愿服务方式,每月由一个文艺家协会主导,联合其他协会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活动策划与执行过程中,各文艺家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有效整合与共享资源,建立起紧密的联动协作机制,书法家协会与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书画展览及创作交流活动,音乐家协会与舞蹈协会携手打造视听盛宴等,拓宽了文艺志愿服务的领域与渠道,促进了各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为宣化区的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艺志愿服务大平台,让广大群众在多元融合的文艺活动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五、“网络+”式服务:线上赋能文艺,拓展服务边界

宣化区文联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建起了涵盖微博、抖音、视频号等在内的宣化文艺新媒体矩阵,进一步拓展文艺志愿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实现了文艺志愿服务的网络全方位覆盖。通过宣化文艺新媒体矩阵,及时发布各类文艺活动预告、精彩回顾、艺术家风采展示等内容,借助新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活动信息能在短时间内触达大量受众,吸引文艺家及广大网民群众积极参加线上、线下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知晓度与参与率。宣化区文联还利用直播功能开展线上文艺课堂与演出直播,先后邀请知名艺术家、文艺志愿者在线讲授书法、绘画、音乐演奏等多个领域的文艺课程近百场次,网民群众在直播过程中实时互动留言提问,由文艺家即时解答,实现了跨越空间的文艺交流与学习。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