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大师级的人物。他画得好已不是个话题,他喜欢“瞎琢磨”才是。
1999年,他参观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画展时,被安格尔的素描作品震慑住了。那些作品对物体刻画如此精准,笔触自信,干净利落,无一赘笔,亦无任何涂改痕迹。好画家有个“通病”,就是喜欢跟高手较量,霍克尼那时想必一定在心里暗自琢磨自己是否能做到安格尔那样。答案他自己也清楚,做不到。于是他不买账,买了画展出版的安格尔素描画册等回家仔细研究——“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这一研究,就研究出大问题来了。霍克尼跟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接触过,见到过沃霍尔作画时先把人物照片投影到画板上,再依样描绘,出来的线条流畅且肯定。于是他从这个角度去寻找安格尔的“作弊”痕迹,竟然一下子找到了许多蛛丝马迹。
他于是又琢磨起来:西方写实绘画的技术在13、14世纪时还相当稚拙,而到15世纪末开始就异乎寻常地突飞猛进,一定有蹊跷。他将大量文艺复兴后西方写实绘画大师作品印刷品挂在自己工作室里日夜琢磨,发现利用光学透镜作画,几乎贯穿了15世纪后的西方绘画史。
但从科学角度来讲,霍克尼当时的发现还仅处于假设阶段。不久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和高分子物理学的教授查尔斯·法里科和霍克尼联手研究。法里科的观点是,如果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真的动用了光学器材,其绘画中的物体尺寸和相互之间空间尺寸比例的数据,一定与光学公式的数据计算吻合。他俩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经得起检验的、可以复制的科学证据。霍克尼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专著《隐藏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失传的技艺》。他还利用了法里科制作的光学器件为博物馆几十位工作人员画了头像,宛如文艺复兴后的大师作品。
无独有偶,美国一位不会画画的理工男、光学家蒂姆也发现了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利用透镜成像来作画。他发现,维米尔的画中甚至保留了只有透镜成像才有的失焦现象,这在人用肉眼观察写生时是不可能产生的。
我不认为文艺复兴后那些绘画大师利用光学仪器作画属于“作弊”,因为人类的绘画本身就离不开技术和观念这两大支柱。传统的纸张、油画布、颜料等都属于人类科技的产物,那么利用新的光学透镜仪器来辅助作画,使得人类在描绘现实世界的能力方面获得巨大的突破,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文创”。
在此我更感兴趣的是霍克尼的“瞎琢磨”。一个好的艺术家,跟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等一样,就是要善于“瞎琢磨”。霍克尼通过这样的“琢磨”发现,透镜给西方绘画带来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严重禁锢了西方绘画的视角——它们就像是一个独眼巨兽。他从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中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对透视法的回避,而展现出画家精湛的“手上功夫”。他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更看到了游离于透视原理之外的天地,以及中国古代画家对眼、手、心的永无止境的修炼。
我相信,作为艺术家,霍克尼更在乎的是打破一种神话,打破一种禁锢,找到艺术的真谛。在写实艺术在西方被边缘化的时代,“写实”的霍克尼能取得如此崇高的艺术地位,或许正因为他的“瞎琢磨”。(林明杰)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莫让博览变成“薄”览...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