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敢说“章丘无锅”才有“洛阳纸贵”

发布于:2018-06-07 09: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洛阳纸贵,章丘无锅。”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热播,片中手工打制的“章丘铁锅”一时间订单如雪,不愿为订单降低品质的制锅人给出这般答复。83岁老铁匠虽然满面烟火色,一身劳作沧桑,却以最朴实话语道出打造一口好锅的经验:“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没有这个功夫就出不了这个产品。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这句话虽朴素却力道十足,其中蕴含的“敬”“勤”“谨”等劳作和经营态度,足以为今天的文艺创作者所深思笃行。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人此论极言面对创作之虔敬。在这个人人皆可成为创作者与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文艺创作门槛逐渐降低,作品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背后,是文艺创作“敬畏感”的消退。一些创作者放弃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放弃为读者观众负责的职业精神,以短平快的作品换取眼前利益,炮制大量粗制滥造内容。诚然,今天与曹丕的时代甚至鲁迅的时代已大不相同:市场经济成为支配物质和文化生产的底层制度,文学艺术创作面临诸多名利诱惑和裹挟;从接受者角度看,感官娱乐需求更加强烈,文化快餐消费习惯愈发普及。这就意味着,文艺创作的“庸俗”“媚俗”现象是浮躁社会风气的共同产物。尤其,近几年文化产业“投资凶猛”,大量热钱流入,为获取更高更快的盈利,配方式生产、营销优先等观念套路花样翻新,作品本身艺术品质却往往被忽视了。

作为作品最终创造者,文艺创作者的主体责任是无法推卸的。粗糙与精致、贫瘠与丰富、苍白与隽永、速朽与流传,这些标签都将贴在作品与作者身上。或许能力有不同,但只有虔敬的创作精神才能让创作者最大程度上接近文艺精品。正如那些回以“章丘无锅”的手艺人,他们对物力的珍惜、对产品的珍重、对用者的敬重以及对自己工作的尊重,造就了响当当的品牌。这对文艺工作者有着巨大参照与启示意义——只有心怀崇敬之情,才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才会认真负责对待每件作品,才能潜心对现实生活进行不断而深刻的观察、撷取、开掘,才能把握艺术规律,创造艺术精品,从而真正发挥文艺功能,吸引、感染、熏陶乃至启迪、培育艺术的观赏者。

余下全文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17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战果如何?...

下一篇:西方艺术史中那一抹鲜艳的红...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