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兰长篇小说新作《追忆如歌年华》作品研讨会在保定举办
1月5日,正是小寒时节,室外天寒地冻,但保定市竞秀区梅兰菊社区二楼会议室内暖意融融,陈玉兰长篇小说新作《追忆如歌年华》作品研讨会在此举办,40余名作家、评论家、文学爱好者齐聚于此,共赴一场文学之约。
上午9时,研讨会正式开始,保定市作协主席王淑彦,保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保定学院文学院院长赵艳平出席活动并致辞。研讨会由保定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梅主持,保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竞秀区作协主席闫逶迤,保定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莲池区作协主席尚未,保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聂章军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追忆如歌年华》是保定市女作家陈玉兰又一长篇小说力作。本书以知识青年下乡为切入点展开,生动讲述了四名不同阶层女性的事业、家庭、亲情、友情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成长经历,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宛如一幅女性群像的时代长卷,以“小人物”展现“大时代”,带给人无尽的思考和力量。会上,陈玉兰女士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心得,讲述了小说写作、出版背后的故事。研讨环节,杨亮辉、路焕银、郭振山、长笑、袁军、刘贺田、贾如艳、刘君福、崔金瑄、欢立敏、张菁、赵同胜、尹春秀、童颜、王峰、张建格、齐伟、柴学宁、吕世友、张琳、郄振起、王冬梅、李斌、杨新敏、章涛、寇志娟等与会嘉宾畅所欲言,逐一发言点评,聊感受、说体会、谈建议,一次次将研讨会推向高潮。
文学博士、保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聂章军指出,《追忆如歌年华》以一种不急不慢的语气讲述大时代中的个人往事,这种叙事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其回忆录式的作品风格。中国的现代化用几十年时间走了西方两三百的路,其中有太多值得回忆与书写的地方。大到共和国的大事件,小到普通人的人生经历,个人的历史记忆值得重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追忆如歌年华》,那就是人到老年后娓娓道来的回忆。小说在不经意间切中了时代的脉搏。保定市作家协会及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菲菲指出,该书具备了沉淀历史和投射时代的潜质,尤其以女性群像来构建叙事和呈现观念,更增加了这部作品的期待感和可读性,同时指出了该书在内容严谨之“根”、语言严谨之“根”、手法严谨之“根”上不够深的问题。
保定市作协主席王淑彦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保定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资源,涌现出了闻名全国的“保定作家群”,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重铸“保定作家群”辉煌,要在坚定文化自信上展现保定情怀,为向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迈进提供有力支撑。她鼓励在座各位作家、文学爱好者凝心聚力、认真学习,以“保定作家群”的前辈为榜样,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为人民讴歌,为时代书写,以优质的作品回报保定人民的培养和期待。
此次研讨会由保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保定市作家协会、保定市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主办,竞秀区作家协会、莲池区作家协会承办,竞秀区梅兰菊社区协办。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