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苏州园林版《浮生六记》:探寻“昆曲+”的无限可能

发布于:2018-08-30 21:1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苏州打造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

探寻“昆曲+”的无限可能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8月18日晚,姑苏城内,沧浪亭畔,笛声悠扬,水袖袅袅,一场园林版浸入式昆曲《浮生六记》启幕。沿着沧浪亭的石板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演,跟随着演员婉转的曲调,还有园子里的风声、脚步声、喃喃细语声。这是“昆曲+园林”的一次新尝试,园林的加入,既为昆曲的演绎营造了一番轻风细雨为伴奏、鱼池假山为幕布、亭台楼榭为戏台的古典意境,也重现了千年前沈复夫妇身在沧浪亭畔,“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远游”的舒适典雅的“苏式生活”。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园林版《浮生六记》,十多年间,苏州在昆曲传承和创新的路上,探寻着昆曲传播的多种可能。

1.感受浸入式昆曲的独特魅力

“这栏杆不对,这门楣不对,这胡须也不对,这月色、月色对了。我想起来了,那年我一十三岁,你长我十个月,这碗酒,就是你赠我的桃花酒。”主人公芸娘对沈复说。假山旁的演员仿佛从画中走来,举手投足裹挟着薄薄的烟水气,一颦一笑充满诗情画意。

“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相依相守是昆曲《浮生六记》展现的主要内容。剧中有留粥定情、雇担游湖、针黹持家、生死相依等经典段落。

所谓浸入式昆曲,就是突破传统的剧场式、厅堂式正襟危坐的观看方式,打破观演边际,将观众置于真实的演出场景之中。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跟随着演员穿行在园林的亭轩廊窗间,且听且行、且坐且立。

天气不同,场景不同,观众的感觉就不同,这是浸入式演出的一种独特魅力。

昆曲《浮生六记》演出剧照孙健摄/光明图片

《浮生六记》的编剧周眠讲道:“沧浪亭就像是为这出戏定做的一个舞台,在这出戏中,沈复和芸娘便是在沧浪亭中走过一生的。”这个与昆曲《浮生六记》情景相融的“戏台”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为北宋所建。

沧浪亭的美在于借景,通过内外两道长廊,集园内古典建筑、红花绿树、碧水青山等景色为一体。沧浪亭石柱上的联语道出其中情趣: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此联更是一幅高超的集引联,上联取自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苏舜钦的《过苏州》,经大师契合,相映成辉。

清乾隆年间,《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就曾居于苏州沧浪亭畔。在《浮生六记》里有一段描写他于中秋佳节携妻挈妹去沧浪亭赏月的情景,这也是芸娘所忆的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中秋月圆,月色颇佳,吴地风俗中,这天晚上不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要结队盛妆出游,踏月彻晓,称为“走月亮”。相比街上的游人如织,沧浪亭反倒幽雅清静,无人前来。沈复芸娘便过了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席地而坐,烹茶赏月。

当年沈复入园门向东转,留下的足迹也构成了昆曲《浮生六记》的主要表演路线。“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

2.透出让人向往的苏式生活美学

《浮生六记》制作人萧雁介绍,昆曲《浮生六记》不仅是一台演出,更是通过在苏州园林中展开的浸入式表演,整合文创和旅游产品,使演出成为呈现“园林生活”“艺术生活”和精致典雅的“苏式生活”的一站式观赏方案。

沈复和芸娘这种美不胜收的生活背后,是对朝夕光阴的珍视,是对生命的热爱,是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将生活深入每一个细节,投入其中、享受其中的人生态度。正如周眠所说:“沈复和芸娘当年便是在生活的千方百计中,注入了《浮生六记》。这在当时是一种寻常的苏式生活,却是当下很多人都想得到的理想生活的境界。”

沈复和芸娘的故事,背景便是苏州市井的生活。这也是姑苏区打造昆曲《浮生六记》的目的,为了还原和再现这种人们读来、看来、听来、品来就热了眼眶、满怀憧憬的“苏式生活”;这种“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真成烟火神仙”的不被物质条件所束缚,依然能活出真趣的“苏式生活”;这种用一花一叶的诗意,用一心一意的真心,去过柴米油盐的“苏式生活”。

历久弥新的“苏式生活”,是苏州带给人们的韵味绵长的惊喜。平江路上传来古琴音韵,掩在木门和青藤后的茶馆里用吴侬软语唱着苏州评弹。青瓦粉墙、石板路、乌篷船,仅是几处意象,便勾勒出一幅蕴含着千年苏州记忆的水墨画。人在画中行,自然要步履放缓,从容不迫地感受和寻找最有味道的“苏式生活”。

3.“昆曲+”为昆曲打开一扇面向未来的窗

姑苏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建春告诉记者,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浮生六记》的创新,让人不禁思考,在新时代,新的舞台表达样态对昆曲这种古老的剧种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而除了在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唱念做打”,在水袖与昆腔中绽放生命与价值,昆曲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除了全本之外,还推出了面向青年观众的精华本、面对国际观众的英文版等。今后每周五将上演30分钟互动加60分钟演出的全本,每周三、六、日将上演30分钟互动加30分钟演出的精华本。这个剧目将成为外地游客了解苏州文化和苏式生活的窗口。

几个月前,主办方推出了首款文创产品——《浮生六记》白话译文作者张佳玮的联名款T恤,意为“平凡并至美的爱情就像一件简单的白衫,中式的典雅与美,尽在转身一瞬”。“浮生若梦,斯人留痕”八字将张佳玮对于《浮生六记》的理解,幻化成沧浪亭的石纹水波。

萧雁介绍,昆曲《浮生六记》的logo是根据沧浪亭的花窗所设计,演出中还会向观众发放印着logo的帆布包,因为在户外看戏,还准备了logo形状的防蚊贴。“未来,我们在继续打磨作品的同时,会与苏州从事非遗或传统文化的各方展开合作,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将《浮生六记》IP做大做好,传播得更广”。

参与昆曲《浮生六记》主创的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认为,昆曲作为东方美学,是综合了戏剧、文学、服装、音乐等门类的古老艺术,如何让昆曲更丰富、更立体地呈现出来,在现代生活中“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并且让现代人产生共鸣,昆曲《浮生六记》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昆曲《浮生六记》之前,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的路途上已经做了很多尝试。由知名作家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于2004年开始世界巡演,五十五折的原本取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根据二十一世纪的审美观,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传世经典以青春亮丽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让数十万青年观众自觉自愿来到剧院,感受经典,亲近中华传统文化。

“‘昆曲+’有很多种可能性。”蔡少华说。苏州昆剧院是开放式的,游客可以自由参观,其中,昆曲演奏乐器、昆曲服装、昆曲化装这三间陈列室,最受游客喜爱。游客可以在这里化上昆曲的精致妆容,穿上昆曲选段中主人公的经典服饰,拍照留念。在这里,游客有时会发现,自己最钟情的昆曲“大腕”就在大厅里排演节目,不少游客趁空当赶紧上前索要签名,着实收获一番惊喜。

“昆曲《浮生六记》通过在园林里的打造进行戏剧探索。不过目前现有的呈现还有缺陷,要不断打磨,使之更趋成熟。”蔡少华说。挖掘昆曲文化的精髓,让古今相通,让更多的人能在昆曲中找到与生活相通的一些元素,古老的昆曲才能不断焕发崭新魅力。

“昆曲+”,正是苏州不断在努力尝试的一个方向,将为古老的昆曲艺术打开一扇面向未来的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8日15版)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中华史诗图文志》(四卷本)出版发行...

下一篇:海事也是人事——读《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