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前的敦煌!”这是文化学者冯其庸对汉画像石的概括。
从社会生活场景到典章制度再到神仙、祥瑞、辟邪,雕刻在石阙、祠堂或墓葬的汉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几乎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观念信仰等诸多方面。近日,安徽萧县汉画像石拓片展在北京81美术馆开幕,百幅汉画像石拓片带领观众穿越千年,一览汉代社会众生相。
此次展出的汉画像石拓片中,萧县汉画像石陈列馆官方藏品50幅、萧县汉画学术馆民间藏品50幅,其中包括《宴饮图》《百戏图》《椎牛图》等数件国家一级文物。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河南南阳、陕晋北部等地,其中安徽省萧县地处汉兴腹地,是汉画像石出土的重要区域。”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陈履生告诉记者,“萧县汉画像石起源于西汉中晚期,东汉初期逐渐走向成熟,之后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繁,人民无精力再建造汉画像石墓,最终于魏晋之后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萧县,有着三千年建城史、两千年郡县史,大量的汉墓遗存于此发掘。近年来,萧县境内抢救挖掘大型汉墓群数处,发掘汉墓数百座,这些汉墓里出土了近千块汉画像石。
“相较于附近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萧县汉画像石的风格较为粗犷奔放。”陈履生告诉记者,萧县汉画像石拥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其题材内容主要涉及生产劳动、神话故事、珍禽瑞兽类等,雕刻技法包括阴线刻、弧面浅浮雕、高浮雕等,是研究两汉时期的文化、经济、习俗及绘画的重要实物资料。”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大展开幕...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