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当了10年钢铁厂工人的罗中立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
1981年,《父亲》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引起全国性反响,罗中立“一画成名”。随后,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之一,学成归国后回校任教,直至担任院长,一边继续创作,一边探索并实践着自己的艺术教育理念。
今天的罗中立已经步入古稀之年,但他仍然不知疲倦,画画、办个展、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激情与动力从何而来?正如他的座右铭“天气正好,下地干活”,直白的8个字,意味深长地映射着人与时代之间的紧密联系。
开放的时代造就了《父亲》,《父亲》也代表了开放的时代1981年1月,油画《父亲》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轰动全国。
很快,这个以领袖尺寸呈现的朴素农民形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报纸、杂志刊载了一篇又一篇针对《父亲》的解读和争论。
作为创作者,当时仍在四川美术学院读书的罗中立更是收到了络绎不绝的来信。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在信中表达了他们的震撼与激动之情。由于来信太多,甚至有同学打趣说,应该专门成立一个办公室来处理这些信件。
时至今日,《父亲》所到之处仍是万众瞩目。人们伫立在这幅画作前,依然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烧灼感。
解放周末:《父亲》是您的成名作,也是您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创作这幅作品,您当时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罗中立:我是为了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而创作的《父亲》。当时想要进入这样一个殿堂,没有重大的题材是不行的,同学们画的大多是伤痕、知青的题材。我为什么选择画农民?因为我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代表了国家的脊梁,这个群体的希望与未来也是这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父亲》的创作经历了四稿。现在回头想想,有几个重要的突破,每次都让我的心猛烈地跳动。首先是确定用肖像式的画来表达农民。最开始我想画守粪农民和生产队的复员军人这样代表性的形象,画里其实包含着场景和情节。后来当我决定去除那些文学性的表达,纯粹用肖像式的农民形象时,感觉就对了。
还有一次是我看到杂志上介绍照相写实这样一个流派,当时感觉每个字都撞在心上,像在敲钟一样。看到照相写实主义把每一道皱纹、每一颗汗粒、每一根胡须都描写出来,我心想:就该这么画!
创作过程一步步升华,最激动人心的,是确立用领袖尺寸来画一个普通的农民。今天回过头去看,这件作品实际是观念性的。
整理编辑:沸火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18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举行 百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出席...
下一篇:诗画合作“小红袄” 作者尚未见过面...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