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李派快板书传人李少杰

发布于:2018-07-14 21:4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快板这种击节乐器,由两块大竹板儿和五块小竹板儿而得名。大竹板名叫大板儿,小竹板名叫节子板儿。

每当拿起快板,李少杰的每一块肌肉都知道该怎么摆动,他天生对韵律极为敏感。

上了台,一打板二说唱,打板节奏明快,说唱合辙押韵。节奏疏缓时,说唱如行云流水;节奏快时,嘴皮子如万马奔腾。生动、激情、气力充沛,一场表演下来,观众笑得人仰马翻,李少杰却依旧能不喘不急。

在这位李派快板书传人的手中,快板是乐器、是故事、是传承。李少杰带着天津话特有的口音略带骄傲地说:“天南海北打快板的人那么多,快板书可就咱儿一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板书传承人李少杰在舞台表演。本人供图

学艺之路道阻且长

天津是快板书的故乡,这里有一大批优秀的快板人才,李润杰便是其中主要流派之一,李派快板书的创始人。虽同源于快板,但快板书兼并吸收话剧、电影、山东快书、评书、相声、西河大鼓等的优长,是一种集表、说、唱融为一体的表演艺术,更为观众所喜闻乐见。

天津曲艺团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少杰继承了父亲李润杰的快板书技艺,如今,他已成为李派快板书这项天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谈起自己的父亲,李少杰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家中唯一一位继承快板书艺术的子女,他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与压力。

着一身大褂,执一副快板,起板时,节子甩动两下发出〝嗒、嗒〞的声响,规定出节奏,然后大板与节子配合,站在舞台上就讲究身正气正。这些年,李少杰参加过比赛,当过评委,如今专心教学,却也一刻也忘不了学艺时的艰难与努力。

六岁师从父亲学艺,冬炼三九、夏炼三伏。按照规矩,冬天李少杰被父亲“扔”在雪地里左臂向左侧伸直,手持节子板儿,一刻不停地开始“打点儿”。直到胳膊冻僵,打点儿的手根本停不下来,这样的惯性记忆深深地刻在了李少杰的肌肉之中。

快板书和天津快板最大的区别是说书不用方言,而用普通话。小时候练段子,李少杰总是戒不掉口音的毛病,把“没(二声)有”,说成“没(四声)有”,父亲提醒了他两次,第三次李少杰刚刚察觉自己又说错了,后面的“有”字还没出口,耳边便是“啪”地一声,父亲的巴掌就招呼过来。

“不下苦功,难得尽人意;投机取巧,只有碰壁没便宜。”父亲的话几十年来一直萦绕在李少杰的脑中,当时的“大嘴巴子”扇得李少杰脑子嗡嗡直响,但口音再也没错过了。

拿起快板就是严师,放下便是慈父。对于子女中唯一说快板书的李少杰,李润杰寄予了无尽的厚望。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哲理,从仁义礼智信到孔孟之道,从待人接物到心态管理,李润杰宛如一本移动的生活百科,倾心倾力地教导着李少杰。对于生活之道、曲艺之道,父亲在李少杰心中种下的种子,一直影响到现在。

李润杰晚年身患重病,为了照顾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李少杰推掉了所有事情,整天陪在父亲身旁。李润杰不顾病痛的折磨,每天给儿子讲快板书的创作、表演和人物塑造。他告诉李少杰,要好好地学快板书,学的目的是继承下来,再传承下去,“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血液里住着曲艺之魂

李润杰常对李少杰说:“人不能忘本,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父亲故去后,回到快板书舞台的李少杰,对李派快板书在韵律、节奏等方面进行了发展,使得李派快板书更有韵味,“既能打出大漠狂沙,又能打出小桥人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板书传承人李少杰在舞台表演。本人供图

李少杰6岁起和父亲学习快板书,跟随王派快板创始人王凤山先生学艺三年,后又拜师高派快板创始人高凤山学艺,是全国唯一一位学习了高派李派王派技艺,集多家特长于一身的一位快板表演艺术家。高派创始人高凤山老先生调门高亢有力,王派快板轻巧明快,李少杰汲取各派所长,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有趣。

李派快板书唱词上突破了原来数来宝“三、三、七”的句式,在七言对偶的基本句式之外,增添了单字垛、双字垛、三字头、四字联、五字垛等句式,以及重叠、连叠的长句式。随着句式的丰富,板点也有了新的演变,单点儿用于“开书板儿”和段落之间的过渡,双点儿则让演唱入情、入景,大小板儿的混合点儿烘托气氛、渲染激情。

为了提高艺术格调,避免传统数来宝的“江湖气”,快板书借鉴各种演唱艺术的长处,革新口风语气和表演动作,增强了刻画人物、描述情景的表现能力,表演体现了“唱打多变,穿成一线;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起伏连绵,景活物现”的特点。用李少杰自己的话总结,曲艺的进步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如今的李派快板书正是搏百家之长得以发展延续的产物。

为了快板书技艺的发展,李少杰想留下一些文字性的记载。父亲李润杰晚年总结出很多快板书的理论,李少杰目前正在着手整理,想结辑成书出版,名字就叫《李润杰快板书艺术》,另外他还准备出版一本《李润杰快板书全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想让这门他所热爱的艺术能被更加完整地传承下去。

以热爱之名传承

在1990年快板书大师李润杰去世后,传承弘扬快板书曲艺文化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到了李少杰的身上。严师出高徒,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李少杰影响颇深,并让他很早意识到培养传承人的重要性。如父亲所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少杰如今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教学,更专注于对快板书这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他创办的“竹韵斋快板书培训基地”从2000年起,已经招收了17期学员,从七八岁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喜欢快板书,都可以跟着他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板书传承人李少杰在教学。本人供图

李少杰坦言,快板的普及时代已经过去了,需要的是真正的提高。他也曾见过一些兴趣班的教学,内心的声音告诉他老祖宗留下的这碗饭值得更好的传承。“竹韵斋”的初心就是真正地用一种专业、系统、科学的方式,传承快板书。

李少杰在培养快板书人才时,很严格地遵守“规矩”两个字,“我们这个行业在教学上有很大的规矩,首先体现在师父要有师尊。要让徒弟认同,就要对快板书这项艺术精通,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和世道人心”

在问及做这些事的原由时,李少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我只想把我父亲教给我的快板书艺术,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教给我的学生们。快板书要发展、要继承,需要有更多优秀的作品,更多优秀的年轻演员。”

李少杰说,在快板书的传承中,自己更像润滑剂一般推动着这项传统艺术的发展。在如今的教学传承中,他真切地感到了责任的迫切与严峻,他说,“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好东西,容不得在我们手里有半点儿缺失,我只愿门下人丁兴旺,使快板书传承下去,流传千载。”(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实习记者王心怡)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河北科技大学非遗小分队走近“哈哈腔”了解戏曲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