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0年实习、工作至今,李舸在人民日报大院里已度过了28个春秋。
从一名党报摄影记者,到如今兼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透过手中镜头,李舸见证了祖国的大喜、大悲、大事件,“一路踏踏实实做下来”,通过张张影像“为时代存照、为人民画像”。
初秋时节,橙黄橘绿。在李舸履新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一周年之际,我们走进他位于人民日报社5号楼的办公室,面对面与他聊起了这一年间的“变与不变”。
虽是报社同事,但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他的工作间,屋里堆满了一幅幅独具匠心的摄影作品,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一张用于翻拍和制作照片的案台。
这一年,头衔大了,责任重了,工作生活有了哪些新变化?
“以历史观回顾过往,为人们所铭记的是艺术大家的经典作品,而不是他们的身份和官衔。”李舸的语气中透着一份执着,“我这辈子还是要靠影像说话,身份和头衔绝不是出好作品的先决条件。如果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官,那就是麻烦的开始。”
正是这份清醒,让他保持着朴素摄影的初心与执着。
这一年,他没变,还是那个深入一线、热情而低调的摄影记者,在全国两会、十九大会场上,肩背相机往返于台上台下,不断寻找角度、按下快门。
“党和国家给我某些头衔和荣誉,并不意味着我就可以高高在上。对我而言,两会中我的工作就是蹲在会场地上拍照,用镜头记录盛会。摄影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艺术作品。”
因为是军人子弟,上的也是军校,李舸从小就想当一名战地记者。“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身处和平年代,即使不能成为战地记者,但凡有重大事件,我肯定冲在前头。”
1998年洪灾来临时,他逆向而行,冒着随时会泄洪的风险,连夜火速穿越早已空无一人的分洪区,带着相机赶到大堤上,捕捉抗洪抢险最感人的一幕。
2003年非典肆掠时,他主动申请进入“非典”重症病房,曾十几天进驻非典病房,近距离见证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每天花上40分钟换衣服隔离,心里曾一度“非常紧张”。
2008年汶川地震时,当摄影记者第18个年头的他,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跟着部队进到灾区,力求以最快速度进入现场。
“‘扎得深’才能’拍得真’。在每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我要用体验式采访,告诉老百姓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也是使命使然。”说起这些时,李舸语速很快,思路却十分清晰。
这一年,不变之中亦有变。当选中国摄协主席后,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行业建设与艺术创作中,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艺术提升的空间,培养鼓励大众将摄影作为文化表达的习惯,促使一些有情怀、有追求、有思想的人能脱颖而出。
整理编辑:沸火
本文标签:
上一篇:曹晖: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