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古人“玉”上的书法(上)

发布于:2018-08-09 10:07   来源:杭州日报

原标题:“玉”上的书法(上)

《侯马盟书》

上古时代的中国,陶文和甲骨文金文之外,能以最正规最严肃最慎重的方式施以书写镌刻者,是玉册,又曰玉版、玉片。在书法史上,我们习惯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陶文、竹木简牍之书,缣帛之书;纸张之书更是横贯两千年。反观这“玉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侯马盟书》出土

中医古籍《素问》云:“著之玉版,每旦读之。名曰玉机”。其实不仅仅是医道,政治也在其例而且还是主要的范例。我们现在最熟悉的玉书,是在山西侯马晋国遗址中出土的晋代盟书。这是罕见的书写在玉片上的主要是朱迹及少量墨迹,共有5000多片。在距今二千四百多年的春秋晋时,青铜器、陶器上的刻画仍然还是十分常见;但在玉片上的手写之迹,终两周之代,还未发现过。又因发掘时正是1965年底,在当时可谓是文物考古领域的大热门,曾被誉为是“伟大胜利”。我当时才十岁蒙童,也因了这宣传而留下深刻印象。

《侯马盟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赵鞅与其他诸侯国与卿大夫订立盟誓的文辞。有宗盟、委质、纳室、诅咒、卜筮等各类内容,而若干首盟约誓词涉及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竟用如此多达五千余片玉片作为书写材料,可谓是亘古未有;在中国古代书籍文献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孤例。

其实,陆续出土的玉书还有一些:如三十年代殷墟发掘时发现有《玉版甲子表残片》,陈邦怀还在《文物》1978年第二期上发表《商玉版甲子表跋》;断其年代曰“商”,是比《侯马盟书》的春秋晋国还要早得多。只是仅仅残存二个半字。抗战中在河南济源县曾出土过战国的有字玉简;到1952年时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亦出土过50枚玉简,可惜无字,但从玉简形状来看,显然是为供书写而设的。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当代艺术走红的背后...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