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以汉为归”与“古隶入印”

发布于:2018-08-02 10:50   来源:杭州日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余任天先生一九八二年《自写传略》记载:“余任天,字天庐,诸暨县浬浦镇人。”“十一岁起开始研究写字、作画、刻印,十七岁学作诗。无论业余专业,未曾间断。”“刻印初学我县钟石帆,乡下无书参考,后见闻渐多学习秦汉,又好邓散木,后又自出机杼,试以古隶入印。五十九岁因患眼疾,至今不曾刻印。”

余任天初涉篆刻是从浙派一路启蒙的,囿于当初的客观条件,造就有限,而真正痛下功夫是从“学习秦汉”开始。他心中之“汉”,非是皮相之书印外在形式,而是遗貌夺神,“去妍返质”,具有刚健浑灏的风格取向。在他法眼里,此“汉”内核表现“精湛”“瘦硬”,甚至“纵横排奡”“飞扬跋扈”,外层却又是“朴厚”“简拙”“浑厚”“深稳含蓄”,内外似相离实相合,两者兼顾,以雄强之内质为主导,元气充盈,积厚流光。并且,与其崇尚的刚柔相济,并以生、硬为特点的阳刚雄健的心中之“浙派”在主导性审美价值观上是一致的。

在余任天的篆刻作品中,能代表其最高成就的无疑是以古隶入印的作品。笔者认为:以古隶入印,非余先生独创,印学史上早已有之,但以为他应该是迄今为止以古隶入印成就最高且影响最大的印人。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拓宽内在疆域—一位插画师的审美品趣...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