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木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溯春秋,至秦汉而趋于成熟。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盛,木雕艺术逐渐与宗教信仰结合,木雕造像由此出现。木雕造像既有工艺之美,又兼具信仰功能,是艺术与文化的双重载体。
说起木雕造像,人们可能并不像对敦煌莫高窟、安岳石窟、大足石刻一样熟悉。事实上,许多木雕题材在石窟中也能看到,可见木雕与石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从清代开始,木雕以其轻巧的材质和体积,让百姓们能够将神佛先祖请进祠堂、家中供奉,逐渐在四川地区流行。木雕造像多了一丝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冀,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传统,也是日日夜夜一岁一年从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民间工艺。
清代,四川是中国木雕造像最为流行的地区之一。成都博物馆馆藏清代木雕造像中既有佛教的观音与佛陀,也有道教的文昌帝君、药王、财神等,还包括祖先像,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四川地区所有木雕造像类型。这些木雕造像大多被供奉在宗祠或堂屋中,且摆放组合并不局限于同一宗教,如观音与文昌一同放置,显示出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些分属不同宗教的神灵安然处于一案之上,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共同给予百姓心灵慰藉。
展览现场
2018年8月14日,“和而不同—成都博物馆藏清代四川地区木雕造像展”亮相成都博物馆负一楼三号临展厅,并全程免费向观众开放至9月。本次展览既是首次对其进行的全面梳理,也是成都博物馆首次全部采用馆藏文物策划的原创性展览。
展览特邀历史文化类青年作家萧易作为策展人,与成都博物馆的策展团队共同策划,以文化的视角对馆藏历史文物进行解读。通过116件成都博物馆馆藏精品全面梳理了四川地区的传统木雕造像,展品主题涉及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以及祖先像等,一尊尊精美的木雕,不仅展现了造像艺术之美,更反应了古人的文化信仰和精神世界。
雅昌艺术网邀请到邀请到本次展览策展人、青年作家萧易进行现场讲解,全面释读展览,一览蜀中“百仙”:
通过对成都博物馆清代木雕文物的整理,我们将展览分为了三大块:“户户拜观音”,“蜀地多神仙”和“所思在远道”,一个是跟佛教有关,一个是跟道教有关,还有一个与祖先像有关。这些木雕在当时百姓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更多的人。我们可以找到当时人们信奉佛教、道教的案例,同一户人家可能同时供奉财神和观音,这些分属不同类别的木雕同时被供奉在一起,共同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这也是展览之所以取名为“和而不同”的原因。
余下全文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最美古树”决出32强...
下一篇:透过西洋名物看红楼...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