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沃土中绽放艺术之花(高峰之路)——乌兰牧骑艺术实践的启示
乌兰牧骑的成功实践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在乱云飞渡中拨云见日,在熙熙攘攘中立稳脚跟,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更丰富更优秀的精神食粮
文艺源于生活,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生命体验和文化积淀开出的璀璨之花,离开这片生活和文化的沃土,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乌兰牧骑不仅是内蒙古大草原的文艺品牌,也是当代中国文艺的亮丽名片,为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探索中国文艺发展路径提供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集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工作队。从1957年苏尼特右旗第一支乌兰牧骑文艺工作队组建,到目前各市、旗、县近80支队伍活跃在内蒙古大草原;从广受农牧民欢迎和喜爱,到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褒奖与鼓励;从“红色嫩芽”到“红色文艺轻骑兵”,再到“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艺术实践一以贯之植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厚土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有序,长盛不衰,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生动画卷中,乌兰牧骑60多年来的艺术实践具有鲜明代表性。2017年11月,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习近平同志说:“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文艺发展提出新要求,乌兰牧骑在价值立场、创作理念、艺术经验上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艺提供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贴近现实生活服务广大人民
习近平同志在信中说:“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这一论述精辟总结乌兰牧骑成功经验,凸显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重要意义。
在乌兰牧骑艺术实践中,“人民性”一以贯之。比如,乌兰牧骑队伍精干,队员多来自草原农牧民且一专多能;演出节目主要取材于农牧民生活,以民族歌舞为主,且自编自演、小型多样、生动活泼;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等限制,随时随地提供文化服务;演出之外,乌兰牧骑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成为活跃在牧区、乡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第一支队伍创立以来,乌兰牧骑之所以很快普及,是因为它非常适合农牧民需要;乌兰牧骑和队员之所以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是因为它始终坚持不懈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对人民怀有朴实、真挚、持久的感情,为人民而歌,为人民而舞;在艺术创作上,它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创作出一批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它善于开掘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题材和民族形式;在艺术传播与接受上,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心系人民,与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是社会主义文艺最鲜明的品格。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只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天职,并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文艺才能发挥最大的正能量,文艺之树才能常青。在当前形态多元、趣味多样的文化艺术语境中,乌兰牧骑的成功实践,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在乱云飞渡中拨云见日,在熙熙攘攘中立稳脚跟,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更丰富更优秀的精神食粮。
弘扬优秀传统坚定文化自信
60多年来,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乌兰牧骑服务宗旨、艺术活力、典型意义、时代价值等给予肯定和鼓励。2017年,习近平同志回信鼓励队员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启发我们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如何从传统中汲取养分这一重要议题。
乌兰牧骑艺术实践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60多年来,乌兰牧骑创作了《顶碗舞》《鄂尔多斯婚礼》《筷子舞》《炒米飘香》《雕花的马鞍》《腾飞的骏马》等一大批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曲艺表演艺术家、马头琴演奏家等,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不只体现在民族地域、民族题材、民族形式等方面,更体现在独树一帜的艺术趣味、审美特质和文化精神上。在当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趣味多元的文艺格局中,乌兰牧骑在传承中创造创新,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足以证明传统中那些跨越历史时空依然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因素恰是“现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学者所说:“真正的传统并不是一去不复返的过去的遗迹,它是一种生气勃勃的力量,给现在增添着生机与活力。”
乌兰牧骑的艺术实践启示我们,要创作出具有鲜明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既要有时代生活底蕴,还要延续文化传统血脉,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理解和文化自信。诚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扎根中华本土绽放世界舞台
当下,全球化潮流将世界各民族文艺无一例外地裹挟其中,但全球化并不意味同一化,更不意味西方化。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坚持本土立场已然成为世界各民族文艺生存发展的坚实地基。本土立场不是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空泛概念,而是塑造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具体而真实的出发点。文艺源于生活,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生命体验和文化积淀开出的璀璨之花,离开这片生活和文化的沃土,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比发展初期几个人、几辆勒勒车、几件乐器的小队伍,如今的乌兰牧骑规模壮大了、装备改善了,但乌兰牧骑宗旨没变、扎根大草原的定力没变。这只脚站得稳,另一只脚才跨得远。在60多年发展历程中,从活跃在牧区和乡间到进京汇报演出,从全国巡演到走出国门,乌兰牧骑足迹遍及大草原、遍布全国各地,还在欧美、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中赢得好评和声誉……时至今日,作为草原上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乌兰牧骑不仅是内蒙古的文艺品牌,也是当代中国文艺一张亮丽名片,为在全球化语境下探索中国文艺发展路径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扎根中华本土的乌兰牧骑以其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回顾乌兰牧骑队员们六十多年如一日地迎风雪、冒寒暑,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服务农牧民的艺术实践,总结乌兰牧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经验,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走出一条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文艺发展道路,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彭文祥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天津儿艺大型音乐神话剧《寻找海力布》上演...
下一篇:作家刘醒龙新作《黄冈秘卷》出版...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