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葫芦艺术走进小学课堂
《百福图》、《京剧脸谱》、《福星高照》、《双鱼送福》、《鲤鱼跃龙门》……这一件件造型精美、图案繁复的葫芦雕刻作品,都来自于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王青之手。十多年前,因为同事偶然间留下的几个葫芦,王青萌生了想要在葫芦上进行创作的念头,自此与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王青不仅创作了百余件葫芦雕刻作品,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将葫芦艺术带入了小学课堂,出版了《葫芦雕刻与制作》一书,“现在正在编辑适合孩子们用的练习册,有葫芦雕刻,葫芦制作,小木工等内容。”
王青,1970年4月3日生于北京,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附属小学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从事校本课葫芦艺术的教学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青与葫芦结缘,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王青潜心研究葫芦雕刻和葫芦造型艺术,制作出葫芦雕刻、葫芦制作作品百余件。自2007年起,王青将葫芦艺术带入了课堂,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多次代表学校在市、区级教学研讨活动中做展示课、评优课成绩优异,有多篇论文在国家、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培养出许多能够独立完成葫芦雕刻的学生。
葫芦艺术成了校本课
十多年前,因为同事辞职前留下的几个葫芦,让王青萌生了进行葫芦雕刻的念头。凭着以前雕刻石膏、木头的经验,又找来了一些葫芦雕刻方面的资料学习,王青很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一个镂空的寿字葫芦。”
学习葫芦雕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么选葫芦,怎么拿葫芦,怎么雕刻,这些都有讲究。”王青说,因为葫芦是圆形的,光在上面刻字,就和平面雕刻大不相同。为此,王青下了不少工夫,琢磨出不少简单又实用的好方法,“雕刻时不能把葫芦搁在桌子上,因为桌子硬,雕刻时葫芦很容易碎,得把葫芦搁在肚子上。”
2009年7月,校本课葫芦艺术被正式纳入到王青所在的学校课程之中,王青也担起了学校三到六年级的葫芦艺术课程。为了让孩子们一步步了解葫芦,爱上葫芦,王青在课程的设置上花了不少心思,“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年龄特征,将葫芦艺术分为四部分:三年级教软笔书法,四年级学习双钩书法及白描绘画,五年级才开始进行葫芦雕刻,六年级则进行葫芦制作。”
用废旧葫芦进行制作
王青说,雕刻葫芦,第一部先要进行前期设计,选择合适的葫芦。“我的葫芦比较多,可以根据创作题材和内容来选葫芦”,王青说,最早进行葫芦雕刻时,他对葫芦的选择极为严格,但这些年来,随着技艺的提高和不断尝试,王青对葫芦的要求也越来越低,“现在什么样的葫芦都能用,什么样的葫芦我都留。”
为了尽可能利用各种葫芦,王青将心思用在了葫芦制作上,“我的葫芦太多了,每年少说也有一两千个葫芦的产量。”一次,王青将一只破损的葫芦做成了一个葫芦笔架,“这是一个亚腰葫芦,高40厘米左右,形状很好,颜色统一,但是葫芦底部有一条长将近20厘米的疤痕,无法进行雕刻创作,一直挂在窗边。一天,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葫芦做一个笔架。”最终,王青将这只葫芦做成了一个表面雕刻有梅兰竹菊图案的毛笔架,还在笔尖接触葫芦的地方设计了几个镂空的小葫芦形象,笔尖正好垂在空洞中。这个成功的设计让王青将葫芦制作放在了心上,“我发现这些废旧葫芦正是进行葫芦制作的好材料。”
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郁金香、荷花、梅花、米老鼠、机器猫、小茶壶、小企鹅,王青用葫芦制作的东西越来越多,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上葫芦艺术这门课,“我现在带四个年级的学生,还有四个课外兴趣小组。”
刚一开始接触葫芦时,除了葫芦的形状和颜色外,孩子们对葫芦文化几乎一无所知,但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人人都可以交上自己精心雕刻或者制作的葫芦,这令王青欣慰不已,“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动手能力。2011年左右,学生们第一次雕刻出自己的葫芦作品,当时我特别激动,抱着这只葫芦睡了两天觉。”
想要完成一只葫芦雕刻可没那么简单,在完成前期设计以后,需要用铅笔将图案描绘在葫芦之上,“接下来要进行线刻,一个葫芦可以设计多次,但雕刻只能进行一次,作品的成败,主要取决于雕刻技法。”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每次进行到雕刻阶段,王青都会用一两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如何用刀,以及各种安全防范知识,“要练习拿刀的姿势,包括刀放在哪里,怎么放,如何下刀,都讲到位了,才可以拿刀。”
“我选择葫芦艺术,不是因为我想去做什么,而是因为我做到了这里。”王青说,自己当然希望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但更希望孩子们因此爱上葫芦艺术,爱上传统文化。
北京晨报记者何安安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法国摄影师重返贵州 用镜头记录侗乡29年变迁...
下一篇:马伯庸收获泰国“粉丝” 数字阅读“走出去”成大势...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