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工业摄影:记录祖国工业发展新高度

发布于:2018-09-02 09:3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近日,由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举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工业摄影精品展”在辽宁沈阳拉开帷幕。开幕首日,大雨滂沱却丝毫没有削减观众的热情,他们汇聚辽宁美术馆,只为一睹工业摄影的风采。

工业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需要工业摄影这条艺术的纽带。赶来参观的人们并非都是摄影师,源于对工业的深厚感情和对摄影的浓厚兴趣,他们希望欣赏到摄影艺术所展现出的工业之美。

当观众走进美术馆展厅,一幅幅作品将气势恢宏的重大装备制造现场、创造奇迹的国家重点工程、如火如荼的生产一线定格在光影之间。没有风光秀美的山水,也没有少男少女的俊俏,当工业的美呈现在观众面前,所展现出的恢宏壮观、美轮美奂,更显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现中国工业筑梦历程

此次展览展出的150余幅作品,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改革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工业化的精彩瞬间。

《大国重器》满凤东

《大国工匠》苗树林

《大国工匠》《中国芯》《金属秀师》《节能减排我先行》等作品,分别以不同的光影艺术手法,在真实记录奋战在一线的大国工匠创新、创造场面的同时,尽展艺术的震撼之美,作品充满艺术感染力;《利器》《飞鲨掠影》《航母梦》等作品,在瑰丽的光影语言衬托下,展示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防工业的重大突破与大国重器的巍然雄姿;《光伏发电》《路桥交响曲》《雪域筑天路》等作品,以大美的炫丽画面描绘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筑梦新时代》《港湾晨曲》等作品,则以宏大的视角、精彩的视觉语言,表现了当代工人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豪迈气概和无私奉献精神。

“置身优秀的工业摄影作品之间,心灵受到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樊明堃告诉记者,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曾在第二届全国工业摄影展上获得记录类金奖的作品《走出大山的彝族兄弟》和银奖作品《去产能之前》感人至深。前者讲述一对彝族农民工兄弟参加电力建设的故事,对工业化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个重大社会命题予以跟踪写真。后者通过对企业改制、搬迁过程中,工人们情感上经历的阵痛与不舍的全景式扫描,创新了工业摄影的理念,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这个重大历史进程,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视觉记忆。

在冰冷的机器上找寻热度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的推进,都要求工业摄影与时代相呼应。

20世纪80年代末,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王玉文组织稿件时发现,“在大量的展览中,工业相关题材的作品太少。工业摄影是纪实摄影的一部分,具有史料性,是保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这样的价值是文字、美术和其他艺术门类所不能替代的,人们也愿意看留存下来的工业影像。”于是王玉文开始策划、推出工业摄影比赛,通过开展活动来促进工业摄影发展,调动人们对工业摄影的热情,并由此提出了“工业摄影”这一主题,直到2015年国际性的工业摄影大展落地沈阳。

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有“东方鲁尔”之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共和国装备部”和“共和国长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数百个全国第一。从辉煌到没落,再到转型升级重生,沈阳折射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沧桑巨变。在这里,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生产和工人,找寻工业之美,有太多的机遇。

然而,工业摄影不像风光摄影,有与生俱来的美感,在冰冷的机器上找寻热度,需要深入生活,到工人中去体会他们的人生。行走在厂房里,攀爬到高台上,摄影师或来自生产一线,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工人;或对工业深深热爱,早已与工人互称兄弟,他们对工业的熟悉如同自己的生活。

《飞鲨掠影》徐树华

作品《飞鲨掠影》的作者、沈飞集团职工徐树华说:“我是听着飞机的轰鸣声长大的,航空报国是我的梦想。2014年11月,我在辽宁舰上见到‘歼-15’时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激动得一口气拍了五六千张照片。我相信有感情就能拍出好作品,这次展出的作品展示的不仅仅是我国舰载机的雄姿,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繁荣富强的缩影。”

聚焦令人热血沸腾的精彩

工业摄影不是简单的“机器加人”,摄影者要融入现场成为“劳动者”,才能真切地体会他们的苦与乐,敏感地捕捉到施工、生产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在刹那间定格令人热血沸腾的工业生产。年逾古稀的摄影师华家顺,其作品《筑梦新时代》曾获得第二届全国工业摄影展纪录类金奖。他数年如一日,坚持攀爬在上海陆家嘴超高层建筑工地上跟踪拍摄。寒暑往复、春秋更替,他将鲜为人知的普通劳动者纳入镜头,也记录下共和国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跨越》杨渝

工业摄影要表现宏大的主题,但越是宏大就越不容易把握。获奖作品《跨越》的作者杨渝将镜头对准四川攀枝花的新密地大桥。这座大桥全长296米、宽30米,其主跨达182米,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施工”这一高难度精确控制的新型工艺。就在该桥的上游幅桥主拱即将合龙时,守候多时的杨渝按下了快门。

关注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变

“工业摄影不是工厂摄影,也不是作坊摄影、矿山摄影、工地摄影。工业摄影是重大题材摄影,仅仅把它限定在‘工厂’这个特定空间,显然有失偏颇。”中国工业摄影协会执行主席鞠秀礼说,工业摄影在记录、反映恢宏的工业景观和火热的劳动创造等方面无可替代,但这只是工业摄影的一部分。广义的工业摄影,更包括工业发展给人文、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带来巨大变化的视觉元素,即把包括工业自身在内的整个工业化作为摄影的对象来观照,在本质上呈现为对工业化的视觉化书写。工业摄影的题材在工厂之内,也在工厂之外,二者合起来便是完整的工业摄影。

“记录工业化进程,是中国当代摄影人的历史责任。”鞠秀礼说,担好这个责任,应当力戒浮躁,远离联谊性、娱乐化摄影,多关注重大题材,学会用工业化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这样坚持下去,与工业化相关联的有价值的题材就会接踵而至。摄影的路并不在脚下,而在自己的眼中。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02日11版)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甲骨缀合研究新动态...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