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漫画中的镜与灯

发布于:2018-09-11 10:13   来源:北京日报

《鬼敢来矣》 方成

《涩女郎》 朱德庸

《风日晴妍》 老树

前不久,方成老先生辞世,意味着继丁聪、华君武二先生之后,“中国漫画三老”全部离开了我们。再加上此前相继离世的张光宇、张乐平、张仃、廖冰兄、叶浅予、缪印堂等诸位前辈,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漫画的一个时代远去了。然而,即使今天再看方成先生那幅《武大郎开店》,仍禁不住莞尔:幽默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都是人生的调剂,都是时代的锋芒。愿天堂从此多了笑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漫画始于晚清,列强侵略,政府软弱,生灵涂炭,让中国漫画从诞生起就内植了浓浓的政治色彩和战斗基因。因其通俗易懂、反应迅捷,先天具备了巨大的传播性,亦作为“匕首”和“投枪”,冲锋在救亡图存宣传的第一线。新中国成立后,漫画转向了对新社会生活的另一种描画,以讽刺刺破一层层“皇帝的外衣”,绵里藏针,讽中带喻。《武大郎开店》即是此种,借古讽今,刺嫉贤妒能之人,逗人乐又发人省。主流漫画的现实主义基石稳稳地一直都在。

中国传统的漫画以单幅、四格为主,多依托于报纸杂志;而以书的形式大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是从日美分镜式长篇漫画开始的。以至80后、90后提起漫画来,首先想到的是勇敢的阿童木、万能的机器猫、帅气的流川枫……

变化先起自港台。港台漫画原本深受日漫影响,一度模仿生产了大批类似作品,一批漫画家渐渐有所反思,起而“抗日”,从传统中发掘资源,创作富有本土风格的作品。我们熟悉的蔡志忠、几米、朱德庸,以及“麦兜”“乌龙院”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构建了新的大众流行文化话语体系,成为许多人童年记忆中不可分割的板块。

余下全文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埃及一座4000多年前古墓首次对公众开放...

下一篇:陈毅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