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4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调研重庆荣昌区、铜梁区民间工艺,指导《中国民间工艺集成·重庆卷》撰写工作。
重庆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矿,重庆市民协副主席黎美剑、王倩予,秘书长郭静,荣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殷贤华,铜梁区文化馆馆长宗和云,四川美术学院余强教授陪同。
潘鲁生主席抵达荣昌首站调研了手工折扇作坊海棠扇庄,该作坊位于一幢老式临街楼,一楼为店铺,销售夏布扇、全棕扇和装饰扇等产品;三楼展示了选竹、同骨、雕刻、割纸、糊扇、绘画、装饰等制扇工艺流程。潘鲁生详细询问了制扇工艺及艺人生活状况,考察了制扇工艺的工具、材料和扇架及装裱技艺。制扇这类民间工艺是民众创造智慧的体现,制作工具也十分考。潘鲁生表示,《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不仅要记录某类工艺的制作流程,同时也应深入挖掘特定工具中所蕴含的工艺思想和生活方式。
潘鲁生来到武城制陶厂,考察了土陶烧制技艺。荣昌陶土质地好,自汉代以来就是一处冶陶中心。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器代表性传承人罗天锡介绍,这所工厂所用的窑炉始建于明末清初,一直窑火不熄使用至今。工匠们还保留了敬窑神的习俗,每烧一炉,都会在阶梯窑最前端上香敬拜窑神,祈愿多出优质产品。一般情况下,窑主根据订货量多少每年烧窑三到四次,或根据产量大小适时调整。近年来,除传统器形之外,也承接了一些公共艺术品烧制订单,四川美术学院校舍环境装饰陶罐在此烧制。潘鲁生还向老艺人请教了陶器的原料加工与成型工艺,并亲身体验了手工拉坯工艺。他表示,民间工艺制作的物品不仅是作品,也是工艺产品,过去它服务于民众的生活空间与精神信仰,在当代也广泛应用于公共环境艺术创作,对于它的记录保护研究工作要从民间文化生态的高度予以系统地关照。
余下全文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在故宫打开一枚希腊的时间胶囊...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