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贯》 王弘力
上午红倩儿来吾处向吾耳语:“你要忍住啊!得讯王弘力老伯伯走了,安静地在家中,没有吃临终前的苦头。”红倩嘱吾赶写挽联。一时思绪混乱,敬挽:西行敦煌传艺深,骑鹤十五万贯情。
四十年前,弘力兄与吾结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部分长期从事连环画创作的人员赴西北诸多艺术圣地洞窟的参访学习团。近七十个日日夜夜的旅途朝圣学习,足迹至今日称之谓“丝绸之路”部分行程中所在州县的山崖。吾从未进过高等学府受业,所以此行称之谓“吾的大学”,而此“大学”中弘力兄更是吾心仪久久的亦师亦友的兄长。此段求学经历使吾艺术视野顿开,更为古代前辈艺人穷其毕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倾示的无私献身业绩之遗存而感佩,吾就此立志当一个如同先辈的“民间艺人”。
昔年西北尚经济落后、供应匮乏,尽管面对强刺激的精神振奋,被前辈深留在洞窟内的辉煌巨制而惊慑灵魂,但吾仍不免流露出懈怠,对某些巨构上的细节不以为然地轻易掠过。此时,弘力兄语重心长地对吾私语:“此番来过了,今生也不会再来了,尽可能多动手记录下这些历经沧桑而留下的古人真实描绘的器皿杂物,即使最简单的造型,你今天勾勒的几笔,与日后已忘却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弘力兄大吾十岁,兄长般的谆谆教诲,使吾由衷地折服……在今天,身边的同行们不管有什么骄人的头衔与称号,多半少有学问且亦识字不多,如同吾者;唯王弘力通晓数国外文,又识得罕有契丹文者,更熟谙金石古文。如此了得、满腹锦绣之学人竟与吾辈末技艺人为伍,乃冤哉,或是一种嘲弄。弘力兄的宽怀大度,是那历史的原由被贬了二十年因而牵连出的多多憾事,怎奈他只从容付之一笑了之。结下西行之谊后,弘力兄对吾关心有加,每每见到他认为对吾合用的资料,均以透明纸拷贝寄来;得知吾在试画《金瓶梅》,他就寄吾不少南宋时市井百姓风俗画的资料。昔时那同行如冤家之流,是绝不会认同如此傻子似助他人之举的。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破解博物馆文创“同质化”...
下一篇:唤起文化传承使命感...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