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20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市会展中心举行。图为一名女性参观者在上海博物馆展区前驻足欣赏文创产品。 记者印朋 摄
炎炎夏日,戴上一条染有董其昌画作的丝巾遮阳;口渴了,端起一杯印有米芾书法的水杯喝水;来电话了,拿起套着仕女图工笔画保护壳的手机通话……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上海博物馆为参观者的生活细节提供了方方面面的“中国风”选项。
记者在文博会上海馆看到,几名女性参观者在一条以董其昌书画为底图的丝巾面前驻足欣赏。这条文创丝巾属于“烟云供养”系列,是上海博物馆董其昌书画系列文创产品系列中的一种。
不只是穿戴用品,近年来,上海博物馆依靠馆内丰富的藏品,开发出一批覆盖生活用品、工艺用品、首饰摆件等文创产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博物馆以“上博文物修复复制工场”为起点,凭借文物藏品的产业化开发,打通“将博物馆带回家”和“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之间的产业链条,如今该馆的文化产品开发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艺术品公司从1996年成立之初仅有200万元启动资金,到如今发展为6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最高时达到4400万元。
上海博物馆艺术品公司工作人员张晓告诉记者,上博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离不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以上博“珂罗版生产基地的改造与建设”和“上海博物馆文化体验升级项目”为例,这两个项目都得到了财政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专项扶持资金。
国内文物文化单位之间的文创合作屡见不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名帖《閠中秋月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院名画《瑞鹤图》,都被开发为丝巾产品,在上海博物馆广受女性消费者欢迎。(印朋)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宁波大学生优秀文创作品联展举行...
下一篇: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图景...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