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全本移植《杨门女将》 体现"京淮不分家"别样魅力

发布于:2019-08-13 16:57   来源:东方网

《杨门女将》是上海淮剧团首次尝试全本从京剧移植的一场大戏,导演、身段指导老师都是来自上海京剧团,上海淮剧团的老师则负责唱腔。这也是上海淮剧团“学馆制”一向的工作思路。这些“淮四班”95后的孩子们,从戏校毕业后就进入“学馆”,团里请了京昆名家来教他们身段动作、程式规范,唱腔则由淮剧名家逐字逐句纠正,手把手教学。同时,“学馆制”还以演代训,为这些青年演员们创造了许多登台表演的机会,折子戏“周周演”、“月月演”,全本《白蛇传》、青春版《王宝钏》,他们全员上场挑大梁。在一次次繁重的排练中,他们的基本功愈发扎实,在一场场登台演出中,他们积累了经验,也磨砺了演技。

“在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朝气。”导演王国建告诉记者,《杨门女将》这出戏并不是每个院团都能排得出来,戏中行当多,对演员条件要求高。而且,杨门女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因此淮剧《杨门女将》的亮点也在于演员的表演,而这就要求演员不光要唱得好,还要演出“杨门女将”的劲头来。“比如穆桂英,虽然是刀马旦,但有些打戏也不逊色于武旦,而且要又唱又打;比如佘太君,虽然是老旦,但这个老旦区别于别的老旦,她是有分量的,要统领杨门女将,要求演员表演必须能镇得住场子;比如杨文广,可以是武生可以是娃娃生,也可以是武旦,要活泼又要勇猛……”

王国建表示,为了让演员尽快融入角色,上海淮剧团还特意请上海京剧院的老师手把手教身段动作,王小砖教佘太君,李国静教穆桂英,杨亚男教杨文广,齐宝玉教采药老人,任广平教孟良焦赞的表演。而演员们也是下了苦功夫学,除了在淮剧团的排练厅内挥汗如雨“排队”练,他们还会去京剧院的排练厅练,甚至双休日也会去老师们家中学戏。

正所谓“戏靠唱,功靠练”,对于演员们的排练成果,王国建颇为满意,“有许多演员原来是唱文戏的,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准,非常不容易,私底下肯定花了很多功夫。”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别样 魅力 分家 体现 女将 移植

上一篇:高亚麟领衔北京版舞台剧《无人生还》...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