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们,看吧,现实比我们戏中演得还要残酷得多呀!”光未然义愤填膺地疾呼,一段戏中戏带观众回到抗日战争的武汉街头……10月16日、17日,湖北老河口市豫剧团携原创新戏、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黄河绝唱》来到浦东大戏院,上海观众在《黄河大合唱》熟悉旋律中重温历史。
《黄河绝唱》根据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戏剧家张光年(笔名光未然)事迹改编,以经典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创作过程为主线,讲述张光年组织剧社开展抗日宣传,随后到延安和冼星海共同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动人事迹。全剧120分钟,共分7个篇章,4个情景地点展开。一开场,在武汉街头,满街东北难民在乞讨,市民来来往往,有的施舍,有的躲避。光未然带领拓荒剧团在街头进行义演,从东北流亡到武汉的难民阿英、小燕子看完演出后痛哭不已,两人被光未然收留,加入剧团……从抗战爆发开始,张光年先后辗转武汉、郑州、延安多地组织抗敌演剧队伍开展抗日宣传。出生在老河口的张光年在汉江边长大,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震撼,激发起创作灵感。在延安,他与作曲家冼星海携手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豫剧表演艺术家盛红林在剧中饰演主人公光未然,他说,“在国破家亡之际,文人虽然不能拿着真刀真枪冲在前线与侵略者战斗,但是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笔当成一种武器,来唤起全国民众的觉醒。”
在传统豫剧以唱见长、大气磅礴的基础上,《黄河绝唱》在剧情设置上有不少独特之处。开场就是一出“戏中戏”,展现日军入侵的背景下国土沦丧、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也巧妙地刻画出剧中人物形象:光未然满怀悲愤,激烈控诉敌人对百姓的残害,以慷慨激昂的热情投入剧社的抗日宣传;英子和小燕子作为苦难民众的代表,哀伤悲愤却无能为力,同时又憧憬美好生活。短短半出戏,两条线索已清晰呈现。
在歌曲与唱腔方面,豫剧通常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并且地方特色浓郁。《黄河绝唱》中不乏剧情“节骨眼”上的大板唱腔、具有山西地方色彩的民歌、黄河岸边风味独特的艄公曲子等豫剧“标配”,还将《五月的鲜花》与《黄河大合唱》的曲调巧妙融合在全剧的多个地方,如光未然在朗诵《五月的鲜花》中的段落来讴歌为革命献身的志士时,逐渐响起众人的合唱。整部剧在保留豫剧的唱腔和风味的同时,又将两首主题曲贯穿全剧,并且巧妙过渡,观众反响十分热烈。
在舞台呈现与舞美设计上,《黄河绝唱》既写实,又写意。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团长徐艳桥介绍,《黄河绝唱》借助豫剧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的特色,融入了电影和电视剧的表现手法,也借鉴了话剧的表演形式,使得人物形象更为立体饱满,也带给观众新的审美体验。
2019年是《黄河大合唱》首演八十周年。为纪念张光年,老河口市文化主管部门从2017年就开始着手策划、创作《黄河绝唱》,召开座谈会,多次打磨剧本,主创人员奔赴深圳,与光未然之子张安东就剧本进行沟通交流。老河口市豫剧团演职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封闭式排练,最晚排练到凌晨1点半。迄今《黄河绝唱》已成功在北京、驻马店、武汉、延安等地巡回演出近40场。未来,该剧还将去郑州等多个城市继续巡演,将《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带给更多的观众。
责任编辑:闫俏秀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故事 忘记 抗日 战争 传唱 歌曲
上一篇:中国文联举办“奋进小康路 唱响幸福歌”文艺扶贫原创歌曲音乐会...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