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张俊秋的水彩人生:水色苍茫物色浓

发布于:2019-01-28 10:02   来源:新华日报

天平秋色

水彩是源于西方的画种,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尚不确定。伴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侵入,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洋美术的影响逐渐扩大,水彩画科也正是在此时普及开来。而后,民国美术学校的兴办与发展,培养了如王济远、李剑晨、阳太阳等大批水彩画家。这批画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致力于水彩画创作研究,并承担起了培育新一代人才的职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水彩画创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1954年举办的“全国水彩、速写展览”与1963年“英国水彩画300年作品展”的来华展出,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水彩画家们在立足本土绘画语言的基础上,汲取西方艺术的养分,继续探索中西水彩画的融合与创新。同时,在水彩画理论研究上,对水彩画特点和民族化等问题皆有所突破。张俊秋先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了他的水彩艺术之路。

张俊秋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1955年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开始接受系统的美术训练。他对水彩艺术的钟爱就萌发于求学时代。当时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集结了傅抱石、吕斯百、李剑晨、秦宣夫、陈之佛、黄昱之等著名画家,张俊秋受教于名家,不仅使他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而且培养了他在创作中始终勤于思考,力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对张俊秋影响颇深的即是被誉为“中国水彩画之父”的李剑晨。李剑晨先生是一位有着西学背景的水彩画家,他将毕生精力投入水彩画的研究,不仅在创作上颇有成就,而且建立了自己的水彩画理论体系。张俊秋正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开始着力于水彩画创作。1960年毕业以后,他便专攻于水彩画创作与研究。这一时期张俊秋的作品多以风景写生为主,他身处兴化地区,就地取材,创作了一系列描绘此地美景的作品,如《兴化戴南小镇》《水乡兴化》等。这些绘画在创作方法上继承了传统的水彩画技法,画风严谨,干湿相宜,平涂、渲染间显露出朝露待晞、水色迷离之美。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俄罗斯“光影魔术”展亮相上海科技馆...

下一篇:周玛和的篆刻艺术:看似寻常最奇崛...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