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参加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感触颇深。这届博览会以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情境化方式打造出了东方美学空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本次博览会,在展览形式上有几个亮点:一是设置了专题化、体验式文化空间。位于济南的主会场展览打破了以往按照省份进行划分的常规,围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工艺项目,设计了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一共有8个主题,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各流派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项目。二是追求沉浸式、情景化展演展示。展区选择了榫卯结构、剪纸、面塑等互动性强的项目,设置出传承人和观众的互动体验区,吸引大量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亲身体验,增强了参与性和趣味性。同时结合传统工艺项目所处的自然、历史、人文环境,融入了黄梅戏、苏州评弹、古琴艺术、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表演艺术类、体育类非遗项目,实现了生活化、场景化的展示效果。三是用竹工艺为传统工艺振兴代言。此次非遗博览会将竹子作为传统工艺振兴中的一个代表符号,以此展示非遗保护和振兴的繁荣局面。主展馆场外,精心打造了一组3300平方米“竹”空间艺术装置作品。四是呼唤“传统工艺+设计”的创新力量。本次博览会入选的多项非遗项目,都以“传统+现代”的方式展出,既有传统工艺流程的梳理展示,又不乏充满创意设计感的新作品的身影。刺绣、竹编、草编、雕漆、木雕等众多项目结合工艺新设计,深受人们喜爱。
通过本届博览会,笔者对今后的非遗博览会的方法论和定位上也有一些思考和分析。在方法论上,应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一要呈现非遗和生活的和谐关系。诠释传统工艺不应游离于生活之外,终归要回归生活,并且要引领生活美学。所以,非遗展览要呈现非遗与“人”和“生活”的关系,用传统工艺为现代生活打造出“样板间”,和谐地营造出符合大众当代审美的生活空间,提升群众对非遗的价值认识。二要展示非遗和生态的共生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展览要在为观众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呈现该地的自然山川、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以及非遗产生的文化生态。三要探索非遗和生产的发展关系。让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提升文化品质、丰富作品形态是策展思路中的重要一环。需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促进传统手工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综观国内目前的博览会,举办的成果大多跳不出两个圈子:一是展销,二是为业界提供交流平台。笔者则认为,非遗博览会的初心是“传承”二字,生活才是非遗的源泉,传承还要与传播彼此联动,通过传播让人们喜爱,传播的本身也是传承,应该帮助手艺人传播非遗的人间烟火味。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与衣食住行相贴合,这其中蕴含着一种期待:期待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共同见证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前行,并始终张扬中国文化的风帆。(李珊珊: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策展专家组成员)
整理编辑:沸火
本文标签:
上一篇:广东惠州“千鸡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座上宾...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