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走进千年纸坊村,揭秘“桑皮纸”造纸文化

发布于:2019-02-26 09:48   来源:济宁新闻网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刘政钊)说起造纸大家并不陌生,可曲阜市王庄镇纸坊村的“桑皮纸”却被冠以了“千年纸坊文化部落”的美誉,这种承载了千年的造纸文化至今仍很神秘,我们去了解一下。

刚过完春节的曲阜市王庄镇纸坊村,二十多个家庭式作坊已经开工了,家家户户传出了“咚、咚、咚”的声响,院子里的墙面上铺满了桑皮纸,一家手工作坊的女主人正手脚麻利地从墙上揭下制作好的纸张。

“这个桑皮就是我们造纸的原料,第一步的原料,这是从湖北、山西大别山过来的这个天然的野生的原料,他这个桑树皮,是年年扒,年年发。”鲁明桑皮纸代表性传承人郑友明说。

郑友明介绍,有了桑树皮这种纤维丰富、纯木质原材料后,就进入了造纸的初步程序,由于桑树皮纤维韧长而结实,内皮有黏性,光滑细腻,易于加工,需经过砍条、剥皮、去杂、浸泡、灰桑皮、化瓤、送背头等72道工艺,才能将青色化为白色,把树木变为纸张,多层 “脱胎换骨”的变化,是72道工艺凝聚的结果,其中,“水里捞金送背头”最考验造纸工匠的功力,记者在现场看到,孔家第71代传人孔昭平站在玄坑中熟练捞纸,虽然手拿30多斤的水帘连续操作十分辛苦,但她的脸上却带着笑意。

孔昭平还说“从早上六点开始,到晚上十一点多吧至十二点,能捞一千多张,很有意义。”

郑友明介绍,捞纸,是桑皮纸制作流程中“出成果”的环节,送背头是这一环节中“窍门之举”。帘子,帘床子、压帘棒子、担竿是捞纸必备工具。“干这门手艺这么多年,我们自己就能做这些工具。”郑友明说,他从祖辈承传下来,这些工具、工序都有严格的尺寸和技巧力度,机械设备难以替代。

郑友明边忙边说“这一道工序叫压纸,它压的目的在这里面捞出来之后,把它翻到这个台子上,把这水压掉,不压掉这个纸揭不下来,用别的掌握不准我们这个踩纸的平衡,第二呢就是它压的这个程度不行。”

现场看到,压好的纸经过贴墙凉晒,揭开整理就成了书画家创作文化艺术的上等佳品。曲阜市王庄镇科技文化服务站站长孔祥雷介绍,明朝时期,乔氏、郑氏两家由山西洪洞县同时迁入安南庄,并将桑皮纸工艺传入曲阜。为讨村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好彩头,村子更名新安礼。随着桑皮纸工艺的发展,村中生产的纸张备受欢迎,并为孔府采用,随后村子就更名为“纸坊村”。因郑友明承继祖辈造纸工艺,2014年被曲阜市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被济宁市商务局认定为“济宁老字号”,此举不仅让“千年纸坊村”具有了现实文化意义,桑皮纸也在厚重的文化传承中大放光彩。

“今后镇里继续加大桑皮纸的传承保护力度,随后投资建一个非遗展馆,把全过程浓缩到一个展馆里,对这些大中院校联合也开展了一些实践实习基地,引导学生接受传统的手工制作。目的呢就是把咱们这个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下去。”孔祥雷告诉记者。

现场看到,王庄镇已将纸坊村有生产桑皮纸能力的村民集中在一起,通过发挥“非遗”资源的特殊优势,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既传承了文化,延续了民族文化基因,又能够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友明来说,也正是赶上了好时代。

“我现在已经继承了我爷爷我父亲这一辈的传承,这个活虽然辛苦,我一直没有放松,不管你在经济方面这个挣钱不挣钱,我教育我儿子,我儿媳妇,这个传统的文化这个技艺这个过程流程咱不能丢失,咱祖祖辈辈的造这个纸咱一定要继续造下去,把咱这个文化传承下去。”郑友明谈到桑皮纸传承时说。


整理编辑:林美

本文标签:造纸 文化 揭秘 走进

上一篇: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