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徐汉棠:将心气捏进紫砂

发布于:2019-04-23 10:30   来源:新民晚报

受老朋友金晓冬之邀,我参观了宜兴紫砂大师徐汉棠的作品展。老先生86岁办个展,这是对他毕生从事紫砂事业的总结,也是向人们又一次展示紫砂艺术的魅力。

走进取名为“观自在”的展览大厅,几十只玻璃柜中陈列着一批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壶,盆,让人目不暇接。

徐汉棠生于紫砂世家,父辈的手艺熏陶,让此门艺术从小在他心中扎了根,进厂学徒,又跟了好师傅,顾景舟亲身传道授艺。高起点,学艺之路走得端正,明师点拨,培养了他扎实的紫砂创作功力,养成了对待创作一丝不苟,毫无差池的精细态度。

徐汉棠的作品,无论壶,盆,方圆大小,件件比例匀称,线条挺拔,圆润光洁,它们饱满又精细,别致又舒适,让人摩挲把玩,是那样赏心悦目。这批生于泥土,长于泥土的日用器皿,因为有了精神和文化的灌注,远远跳出了人们的想象,成了艺术品,给人带来了心灵上,精神上,情感上的愉悦和享受。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说:“小技,其精神亦通道焉。”此话移来评说徐汉棠的作品很贴切。今日,会弄紫砂的人很多,真正通道者寥如星辰,这就是为什么顾景舟,徐汉棠等大师作品如此受人追捧的根源。

汉棠先生的成功,在于勤奋,在于努力,但也与独特的门径掌握分不开。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家家都有独门绝技。我听汉棠先生的儿子,徐达明大师生前讲过,他学艺后,汉棠先生要他每年仿制一只已定型的石瓢壶,逐年累积,互相对照,互相比较,从中找差距,积累体会。如此训练,达明说,他的紫砂技艺大有长进。徐达明的女儿徐曲从学校毕业后,回宜兴学紫砂器制作,徐汉棠也让孙女仿制前人定型器,用油标卡尺丈量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弯势,并再三嘱咐孙女,一件好的作品,其线条,周长,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创作须先入门,否则以后的创新会走弯路。

徐汉棠的这份带徒经验,源于家庭,更源于他的师傅顾景舟。当年他目睹顾景舟为了配一个壶盖,足足花了一个星期,制了毁,毁了又制,直到妥贴,合适。如此一壶一盆求完美,求通道,其中艰辛只有亲历者方能自知。

宜兴的紫砂作品,今天已经登堂入室,走出了国门。它的成功,是与无数徐汉棠先生这样将心气捏进紫砂的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宜兴紫砂艺术的根在民间,有如此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有如此一代又一代大师的喷涌而出,宜兴紫砂艺术将生生不息,开出更绚丽的花朵。(谷梁)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丝路文化精粹,让您一次看个够...

下一篇:“上海画家应当为传播经典多出力”...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