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地白花
■白地蓝花
清末民初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说瓶罐第七”中谈到过一种“梅花罐”。其文曰:“梅花罐,周身绘冰纹,藏梅花片片。制始康熙,历代均有之。形不甚大,在当时亦粗料耳。然此等物料已非后世所有,故迩来声价,亦颇腾跃五都。”
今天对清代瓷器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都知道,这种“梅花罐”上的纹样叫“冰梅纹”。“冰梅纹”不光出现在瓶罐上,也出现在盘碗上,存世量相当大。它的基本样式有两种:一种是蓝地白花;一种是白地蓝花。表现手法是:通过地子上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线条,模仿冰面出现的裂缝;再在冰裂纹上画梅花花朵,也有兼画梅花枝干的。
爱好者未必知道的是:这种纹样为何会在康熙年间大量涌现?它寄托着人们怎样的情感?
关于“冰梅纹”的产生,今人有一种猜测,认为它是受宋代官窑冰裂纹的影响。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冰裂纹也是瓷器装饰的一种,受它影响并非没有可能。不过要说康熙“冰梅纹”直接模仿宋代官窑冰裂纹,似乎依据不足。参考一些史料,我认为“冰梅纹”更多的应该是借鉴明代园林建筑工艺的产物。
晚明园林建筑大师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多次提到冰裂纹样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如卷一介绍“风窗”(即窗户上的木条护格)制式时,提到一种“冰裂式”:“冰裂惟风窗之最宜者,其文致减雅,信画如意,可以上疏下密之妙。”大意是:冰裂式最适合做风窗的图案,纹样简洁雅致,可以随心信手绘制,构图以上疏下密为妙。
《园冶》卷三说“墙垣”样式时,提到有一种“乱石墙”:“是乱石皆可砌,惟黄石者佳。大小相间,宜杂假山之间,乱青石版用油灰抿缝,斯名冰裂也。”可见,用乱石砌墙,用油灰抿缝,也是一种冰裂样式。
余下全文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世界最大丝绸博物馆的“神机妙算”...
下一篇:“徐悲鸿与他的时代”展亮相江苏美术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