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网
搜索

绘画为什么没有“死亡”

发布于:2018-07-30 11:02   来源:新民晚报
在时间的流逝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其间所发生的一切,最终都会成为历史,成为某个时间的当下叙述者口中的过去时态。正如“绘画已经死亡”这句当年振聋发聩的艺术预言,在摄影术诞生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看来,显然也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为那个时间节点的艺术史上的一句名言。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以来各种新技术、新观念、新思潮的轮番冲击后,绘画这门最古老的人类手艺,曾经如此辉煌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上众多大师巨匠艺术才智的最古典的艺术语言,到今天依然静静的存在着。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绘画作为其中的一元,古典时期美术史上那般绘画的黄金时代盛况确实难以再现了。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不同的时代,由于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和身处的语境不同,艺术的目的和任务因此也大相径庭。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图像泛滥、价值多元、时间碎片化的时代,绘画究竟意味着什么?绘画能给这个世界包括给它的创作者和观看者带来什么?绘画的意义在哪里?这些问题是过去时代的画家不曾面对也无需考虑的,然而却是今天从事绘画创作并依然希望在这份工作中有所作为的艺术家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我见过身边一些真正热爱绘画的艺术家对色彩、画布以及画室所具有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他们沉迷于形色表现时的确然与偶然,体验着心手相合舞弄画笔时的快感与满足,或轻描淡写或浓墨(油)重彩,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纷繁世界的敏感认知,反复玩味揣摩后倾注画面。他们渴望自己表达出了某种真实的经验,即便这种真实体现为天马行空的想象或白日梦般的幻境;他们渴望自己的笔下显现出令人心动、难以忘怀的形象或图景,而这个形象或图景既是画家个人的心灵映照,同时也反映或折射了个人所处时代的某种面貌与精神特征。在这样的心手合作间,历史悠远的绘画传统或隐或显、忽远忽近,一切取决于手持画笔那个人的实际需求。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的故事》里描述了这样的关系,他说:“我已经努力把艺术的故事叙述成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个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也许正是这些对于绘画的情感,以及对于这些情感的表现诉求,让绘画在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具有持续前行的动力和不断拓展、深入的空间,毕竟人类由身体与心灵生发的情感和精神的空间,其深度与广度即便是当今最前沿的科学探索也无法精确地探测和把握。这或许也使得绘画依然保有区别于其它各种新兴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美国艺评家W.J.T.米歇尔《图像何求?形象的生命与爱》一书中曾谈到与强烈的情感相关的一个词“欲望”,认为“画画的欲望”不仅仅意味着对一个代表欲望的场面或人物的刻画,也表明画画本身也是欲望的实施,画画就是要把“我们”画出来,而欲望在其中是一种很直接的拉力或诱惑力,正是这股力在图像中留下了踪迹。相信米歇尔的这段话对那些在绘画的实践上富有直接体验的人来说应该很容易理解,这样的“欲望”与“诱惑”恐怕也是驱动他们在今天整个社会日益数字化、“景观化”时代,拾起画笔潜心作画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江梅)


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谁培养了博物馆的“童年期”(组图)...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