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活动时,丁丁先抢到班里唯一的铠甲勇士玩具,高兴地玩起来。过了一会儿,阳阳走过来,让丁丁把玩具给他玩一下,丁丁说:“我还没有玩够呢。”阳阳于是到李老师那里告状:“老师,丁丁不让我玩玩具。”李老师走过去,对丁丁说:“丁丁,阳阳也想玩铠甲勇士,你不能只顾自己玩,好孩子要学会轮流分享,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在李老师的介入下,丁丁很不情愿地把玩具给了阳阳,自己又玩其他玩具去了。
上述案例的情形在一些幼儿园并不陌生,老师确实解决了当时的状况,也收到了所谓的“效果”,但这种立即见效、“灭火器式”的做法,并未教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技巧。
案例中,教师让丁丁分享的理由是“好孩子”,即学会轮流分享的才是“好孩子”,但丁丁理解的“好孩子”也许是顺从、听老师的话才是好孩子,他并没有真正领会“分享”的内涵。要让幼儿学会分享,首先要让他能感受和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喜悦和幸福。如果教师换一种说法:“丁丁,铠甲勇士玩具只有你有,阳阳也想玩,可他没有啊。要不你来教阳阳玩这个玩具好不好?”这一方面能让孩子通过留意他人的需求而进行换位思考,另一方面通过让丁丁当“小老师”,也能让他产生一种成就感而真心愿意分享,这对孩子的影响是不是会有不同?
幼儿教师应该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及判断来处理幼儿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做一名“灭火队长”。教育幼儿不求立即见效,要更多地聚焦在“从这件事中幼儿可以学些什么”。是能促进协商、分享等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还是能促进语言技巧、情绪表达或同理心等品质的长远发展?因此,面对幼儿的问题,教师判断思考及反应的过程应厘清三个彼此关联的问题。
余下全文整理编辑:苏花
本文标签:
上一篇:改革,围着“儿童自主学习”转...
下一篇: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建构与发展...
版权声明: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大众艺术报网】在线客服联系。